港大破解二维钙钛矿奥秘 助开发高效LED灯太阳能板

更新时间:11:44 2025-11-20 HKT
发布时间:11:44 2025-11-20 HKT

由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周慈勇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在光电材料研究取得突破,首次破解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微观结构奥秘,为开发更高效节能的LED灯、太阳能板及量子通讯设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量子技术领域具应用价值

港大表示,二维钙钛矿被誉为「光电材料新星」,兼具「吸光发电」和「通电发光」双重特性。港大提供
港大表示,二维钙钛矿被誉为「光电材料新星」,兼具「吸光发电」和「通电发光」双重特性。港大提供
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港大提供
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港大提供

港大表示,二维钙钛矿被誉为「光电材料新星」,兼具「吸光发电」和「通电发光」双重特性。这种材料不仅轻薄、成本低,还能像印刷报纸一样大规模生产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发现,通过调整其原子层结构,可精准控制材料的发光颜色和亮度,在节能照明和量子技术领域具应用价值。

研究团队运用先进实验与理论模拟技术,比较Dion-Jacobson(DJ型)及Ruddlesden-Popper(RP型)两种不同结构的钙钛矿晶体,发现DJ型晶体的原子层会自然扭曲,形成类似「道路坑洞」的微小空隙,虽会降低亮度,却意外产生名为「Rashba效应」的量子现象。研究证实,DJ型钙钛矿的结构扭曲打破材料对称性,使其能发射一种螺旋前进的「圆偏振光」。

周慈勇表示,通过建立晶体结构与发光效率及高级光学功能之间的直接关联,此研究为实现特定性能目标的钙钛矿材料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研究团队期望相关技术应用于LED及太阳能电池等范畴,减少能量损耗、提升亮度及改善稳定性。」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