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成立气候国际协调办公室 冀革新城市应对和防灾方式
发布时间:07:00 2025-11-07 HKT
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多国关注,香港科技大学昨日宣布,为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旗舰研究项目Urban-PREDICT成立国际协调办公室,设于科大大气研究中心,期望在5年内推展研究和倡议,协助推动相关科技应用和跨领域合作,冀革新城市应对和防范天气相关灾害的方式。该办公室主任、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主任兼讲座教授刘启汉相信,办公室设于香港,将有助提升本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研究改善早期预警机制

科大昨日举行Urban-PREDICT国际协调办公室启动仪式,以及城市气候预测与韧性圆桌会议。Urban-PREDICT项目由科大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副主任及教授陈飞共同领导,汇聚来自全球六大洲的科学家,将超高解析度天气预报、人工智能和当地社会情况相结合,共同开发新一代城市级别灾害预测及预警系统,冀革新城市应对和防范天气相关灾害的方式。项目直接支持联合国「全民预警」倡议(Early Warnings for All),该倡议的目标是到2027年底,预警系统可覆盖地球上每一个人。
陈飞向本报表示,气候变化及相关灾害影响全球,造成人命和经济损失,故找出城市在防灾和预报方面的不足并作改善,相当重要,「例如收不到洪水预警的话就会被冲走,而这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不论贫富」。他期望花2至3年时间「查找不足」,包括预报是否不准确等,「先假设自己知道得很少」,再以约2年时间研究新技术应用,以及与政府沟通如何改变政策等,特别是改善早期预警机制,「未来不应只讲预测天气如何,而是天气对一般人会造成甚么影响和危险」。
他亦指,Urban-PREDICT建基于4大核心方向,即高解析度模拟、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有效的预警沟通及社区应变能力,「凭借科大在人工智能和气候科学方面的优势,我们旨在连结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为最脆弱的群体提供精准、可行且易于理解的早期预警。」
助提升香港在国际影响力

设立在科大的国际协调办公室将作为是次合作的全球中心,负责连结各地的研究团队、示范城市和合作伙伴,同时经科大发布各地的研究成果,并将之转化落地。刘启汉认为,香港在防灾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相信有很多经验可以对外分享,同时可将外地的经验带到香港。他相信香港向外分享自身的经验、包括担当训练的角色,将有助提升香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有份出席启动礼的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研究处处长Estelle de Coning认为,今次合作能为城市预测及应对天气的方式带来重要转变,即让科学更贴近社会。
香港环境及生态局气候变化专员李学贤重申,政府一直致力牵头推动气候行动与韧性建设工作,相信国际协调办公室的成立,象征着在迈向可持续未来的共同旅程中,踏出了重要一步。
记者 欧文瀚
延伸阅读:
科大毕业生平均月薪27567元 按年升3% 投身商界人工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