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奖2025|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助精确测定宇宙年龄 两科学家获天文学奖
发布时间:06:00 2025-10-27 HKT
2025年度邵逸夫奖天文学奖近日揭晓,由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暨多伦多大学教授约翰‧理察‧邦德(John Richard Bond)与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荣休教授乔治‧艾夫斯塔希欧(George Efstathiou)共同获奖。两名科学家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深入研究,提出精确理论模型,使人类能更精确地测定出宇宙的年龄、几何结构和质能含量。乔治‧艾夫斯塔希欧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现正积极与本港院校商讨合作,冀助力推动本港的天文学发展。
邵逸夫奖2025|冀与港院校商讨合作 助力天文学发展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微弱能量,约翰‧理察‧邦德与乔治‧艾夫斯塔希欧的研究,彰显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作为宇宙学探测工具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理论模型分析相关实验数据,显示了可观测宇宙的空间几何结构近乎平坦,并可得出宇宙的年龄、宇宙膨胀速率、暗能量贡献宇宙临界密度的比例等。
对于是次获奖,乔治‧艾夫斯塔希欧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到访香港,能够获奖深感荣幸。他欣赏香港的大专院校,正积极与香港院校商讨合作,助力推动本港天文学发展,亦希望继续与不同地方的学者合作及交流。约翰‧理察‧邦德则分享,当他得知获奖时,恰逢一群宇宙微波背景研究学者齐聚,纪念该发现60周年,众人共同见证他们获奖。他又提到,自己已多次访港,笑言每次来港都体验到香港生活节奏之快。
约翰‧理察‧邦德在1950年于加拿大多伦多出生,1979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多间院校任教逾40年。乔治‧艾夫斯塔希欧则在1955年于英国伦敦出生,曾于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任教。两人已投身天文学研究数十载,谈及他们与宇宙结缘的起点,乔治‧艾夫斯塔希欧笑称自己「从未长大」,因此一直想追寻何谓宇宙的答案。他回忆童年时家中唯一一本书就是儿童百科全书,其中加州帕洛马天文台200英吋望远镜的图片令他震撼,至今他仍在其办公室悬挂该望远镜的照片,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邵逸夫奖2025|得奖者认为AI不会取代人类
约翰‧理察‧邦德则表示,小时候受到乔治‧伽莫夫的著作《从一到无穷大》(One, Two, Three... Infinity)影响,该书以基础科学阐述宇宙起源、地球生命形成等课题,并以科学解读远古神话与历史,让他深受启发,长大后投身天文学与科学研究。
此外,人工智能(AI)为全球大势所趋,约翰‧理察‧邦德表示,虽未以AI协助研究,但自己亦使用AI。他认为AI不会取代人类,因其知识基础来自人类,AI仅是整合现有人类知识,创造新知识仍为人类所为。然而,乔治‧艾夫斯塔希欧对AI持保留态度,他习惯亲手以缓慢的方式处理数据,笑言「要长者适应新技术较为困难」。不过,他认为人类大脑存在极限,而AI或许能有更高层次的理解,突破人类大脑的极限。
记者 钟绰盈
延伸阅读:
邵逸夫奖2025|颁奖礼悼念创始成员杨振宁 李家超赞扬对学术追求和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