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理大揭中药提取物粉防己碱关键机制 为治疗阿兹海默症等拓新方向

更新时间:00:23 2025-10-09 HKT
发布时间:00:23 2025-10-09 HKT

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破解中药提取物「粉防己碱(tetrandrine)」的关键作用机制,为应对病毒感染及治疗阿兹海默症、柏金逊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开拓新方向。研究团队利用特制光亲和探针等先进技术,将粉防己碱的细胞靶点图像化,发现其可透过靶向LIMP-2蛋白,改变溶酶体的钙离子释放,进而干扰某些病毒的存活及复制,有望推动新药研发及创新治疗方案。 

认知障碍|建立结合光亲和探针平台

理大指出,过去的研究已发现,源自传统中药粉防己根部的化合物粉防己碱具强大的抗病毒、抗炎及抗癌的特性,能有效防止伊波拉病毒感染,然而当中的确切作用机制一直未明。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柯子斌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特制光亲和探针等先进技术,将粉防己碱的细胞靶点图像化,发现粉防己碱并非直接靶向钙通道,而是与细胞代谢枢纽溶酶体(lysosome)上的LIMP-2蛋白结合,从而抑制溶酶体释放鞘氨醇。由于细胞内鞘氨醇的含量直接影响钙通道的活性,其释放的鞘氨醇越少,能进入细胞的钙就会越少。

钙作为调节细胞功能与生理活动的重要因子,有助抵抗感染、新陈代谢、维持大脑与神经元功能及病毒复制。基于此发现,研究团队提出,粉防己碱可以透过靶向LIMP-2,改变溶酶体的钙离子释放,进而干扰某些病毒的存活及复制,包括伊波拉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等。

认知障碍|有望带来创新治疗策略

理大又指,这项发现启发了以溶酶体相关机制作为药物研发的新方向,为多种因钙离子失衡所引起的疾病,如阿兹海默症、柏金逊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的转移问题,带来创新治疗策略。

柯子斌表示,这是首次发现LIMP-2具有影响钙讯号传导的功能,颠覆了传统认知。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研究揭示了透过LIMP-2和鞘氨醇介导的全新NAADP调控钙讯号传导途径;从抗病毒治疗的角度来看,则明确指出LIMP-2为粉防己碱发挥作用的关键靶点,不仅可抑制伊波拉病毒,更具潜力应用于其他病毒的防治。

此外,研究团队在过程中建立一套结合光亲和探针与多组学分析的科技平台,可广泛用于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学特性。该平台可协助研究人员辨识其他天然化合物的分子标靶,尤其是源自传统中药的天然产物,促进崭新分析技术与传统中药的融合,以及天然产物的现代化应用,提高其在治疗顽疾方面的药用潜力,推动开发创新药物。

本报记者

延伸阅读:

认知障碍|科大研究:一种遗传因子增中国人群患阿尔兹海默症风险

理大推「教育4.0」   新任副校长曹建农:2026/27学年推AI必修科

理大举行本科入学资讯日 逾4.3万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