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非本地生占比增 议员关注师资配套 蔡若莲:增收学生助吸引顶尖教授来港

更新时间:14:23 2025-10-03 HKT
发布时间:14:23 2025-10-03 HKT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今日(3日)举行会议,多名立法会议员关注8间本地资助大学非本地生上限增至5成的措施,质疑大学的师资、教学设施等配套是否足以应付增收学生的需要,以确保本地生不受影响。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局方密切留意八大增聘教学人员的情况,认为在增收学生的同时,有助吸引顶尖教授来港。

狄志远质疑提升上限迫切性

教育事务委员会今日举行会议,讨论有关《施政报告》教育措施及学龄人口下跌的议题。对于《施政报告》提出提升非本地生上限至5成,议员狄志远表示,现时八大的非本地生限额仍未达4成,质疑推行此措施的迫切性,认为即使教育局指对本地生的学额没有影响,但教学质素、师资等配套亦有影响。

蔡若莲表示,教育局一直密切留意八大增聘教学人员的情况,尤其是高级教学人员的升幅有15至16%,认为八大在增收学生的同时,有助吸引顶尖教授来港。她续指,提早让大学知悉非本地生占比上限,有助大学规划未来4年的发展,善用资源。

延伸阅读:施政报告2025︱大学非本地生限额增至50% 本地1.5万个资助学额不变 预留全新商业地建宿舍

教局:按教育周期等制定教师执业证书年期

多名议员亦关注《施政报告》提出改善教师注册制度,引入执业证书等要求,并指现时仍未有相关文件和资料可供参考。议员朱国强促请教育局全面咨询学界,避免「为做而做」,打击教师士气。蔡若莲表示,教师执业证书有助维护教师的专业形象,而局方与持份者沟通时反应亦正面。她在回应其他议员提问时亦指,引入教师执业证书不会影响注册制度,教育局会按实际情况和教育周期,制定执业证书的年期。

至于应对学龄人口下跌方面,议员林振升指出,有家长关注减少中小学「叩门额」的安排,他质疑此举能否真的有效纾缓「缩班杀校」的情况。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表示,减叩门额属试行措施,教育局会持续留意情况,与学界沟通,听取家长的意见。

本报记者

延伸阅读:施政报告2025︱提升8大非本地生上限 教评会倡本地生资助学额同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