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中学辩论赛|两地冠军激辩「北都大学教育城」 港队重夺总冠军

更新时间:11:46 2025-07-28 HKT
发布时间:10:53 2025-07-28 HKT

港府积极将本港发展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近日举行的「第5届港澳中学辩论锦标赛」,来自今年港澳学界辩论赛的两队冠军人马,就「香港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能有效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大学枢纽」展开激辩。最终来自澳门的教业中学称大学教育城仍处于草议阶段,又指规划周期长,力证北都「有效推动」之说是「言之尚早」,成功击败正方迦密栢雨中学。今年赛事中,香港代表队亦重夺总冠军宝座。

反方力证说法「言之尚早」

是次辩论赛由《星岛日报》及澳门演辩学会主办,两场赛事于上周三圆满结束,今年香港代表队及澳门代表队各胜一场,评判票选锦标赛总冠军,最终香港代表队以7比3,重夺总冠军宝座。

其中一场赛事由获得「星岛第40届全港校际辩论比赛」冠军的迦密栢雨中学,与获得澳门「第26届校际辩论比赛」冠军的教业中学对垒,辩题为「香港发展北都大学教育城能有效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大学枢纽」。

正方迦密栢雨中学主辩谭靖彤甫开场表示,香港院校各具吸引力,「可惜未有聚焦点」。北都大学教育城可邀请海内外专上学院成立分校,建立品牌课程,配合邻近的新田科技城及港深创科园,可与大湾区打造创科产业链,促进产学研;教育城亦可提供宿舍及人才公寓,共享资源,实践「跨院校、跨学科、跨界别、跨境发展」,塑造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反方教业中学主辩袁诗然则质疑,北都大学教育城仍处于草议阶段,「不止未有成果,连一项合作协议甚至备忘录都没有」,直指「有效推动」是「预设成功的说法」。她又认为,洪水桥、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镇的地段相隔甚远,使学术资源、科研设施无法集中,不利于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加上大学教育城规划周期长,至投入应用约需10年,未必能迎上变革潮流。

评判:整场辩论「很有动态」

李文赞扬学生表现「越来越好」。汪旭峰摄
李文赞扬学生表现「越来越好」。汪旭峰摄

最终,教业中学凭出色表现勇夺金奖,主辩袁诗然亦获颁「最佳辩论员」;迦密栢雨中学则获颁优异奖。袁诗然在赛后向本报表示,与香港同学切磋的机会难得,笑称「香港的同学有香港的味道」,两地都有各自的辩论特色,可互相学习。

评判之一、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暨专业应用教授李文指整场辩论「很有动态」,赞扬双方「表现非常精彩」,坦言成绩非常接近。作为多届赛事评判,他赞扬学生表现「越来越好」,今年学生对新闻时事、题目的理解加深,又认为澳门学生「语言运用更『放』」,而香港学生「用词一板一眼、正经一点」。

此外,今年香港代表队重夺总冠军,圣公会曾肇添中学主辩李思恩称,港队致胜关键是对辩题较为熟悉,又指澳门对手实力强劲,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而首次与澳门同学对垒的机会难得,可为他们提供新思路,扩阔眼界。

反方教业中学主辩袁诗然提出,北都大学教育城不止未有成果,连一项合作协议甚至备忘录都没有,质疑「到底何来有效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大学枢纽)?」

记者 钟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