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防诈知识薄弱 长者「手机放题」大隐患
发布时间:03:00 2025-11-25 HKT
网络成瘾属全球关注议题,多项外国研究发现长者是隐性成瘾族群。本港约有208万名60岁以上长者拥有智能手机,有社工留意到,不少长者经常「手机放题」,透过手机长时间上网看短片及浏览社交媒体,时间更越来越长。关注团体亦发现,网上充斥不尽不实资讯,忧长者误信有碍健康,甚至成为骗案受害人。本港将迈向人口老化高峰期,有学者关注现时中老年人士的手机成瘾问题将会恶化,盼及早展开大规模针对长者使用手机上网习惯的研究,从而制订相关政策。
近年世界各国关注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未能应对网络诱惑,不过多国研究发现,长者使用手机上网已成趋势,个别人士更已成瘾。南韩是全球智能手机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2022年的研究,该国60至69岁人士中有15%存在手机成瘾风险,部分受访者更称难以减少使用智能手机。
中国亦有手机程式开发商指,60岁以上用户日均使用该程式的时间逾1小时,高于整体水平,更不乏长者每天清晨5时起上网,同一报告更指全国可能有逾10万名长者每日使用智能手机逾10小时。去年,有土耳其大学发现,长者使用手机成瘾,会减少日常活动,忧长远影响健康。
广告扮健康资讯难分辨
根据统计处报告,去年本港有208万名60岁以上长者拥有智能手机,占比达91.1%。在长者中心任职社工的家明指,鼓励长者融入数码大时代是大势所趋,疫情时需要使用「安心出行」等程式,成功推动不少长者加入「扫码」行列,而利用智能手机浏览文字时,可放大字体便利阅读,看短片亦有声有画面,切合长者视力及听力下降的需要,他称,不少长者亦透过即时通讯应用程式,与儿孙、海外亲友联络及分享相片。
家明亦指,另有长者沉溺手机,甚至出现「手机放题」情况,整天足不出户看短片,有人虽外出到公园或乘巴士,但手机不离手,双眼盯着屏幕。过去长者被指沉迷看电视节目,但他指智能手机已取代电视机成为长者生活伙伴。
香港长者权益协会总干事李立航指,网上的资讯暗藏隐患,个别长者缺乏网上保安知识,亦不懂分辨真伪资讯,有人不幸成了电话骗案的受害人,痛失积蓄。他发现不少网上常见的健康资讯短片不尽不实,但深受长者欢迎,甚至互相传阅。
李立航曾发现有短片标榜解说糖尿病成因,又介绍健康饮食方案,但片末却推介个别品牌的营养奶粉,怀疑是扮作健康资讯的商品广告。他指,糖尿病成因及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但该片中却暗示相关营养奶粉适合所有患者,推介的饮食方案更只着重食用碳水化合物,违背均衡营养原则。他强调,面对这些资讯黑洞,若长者不懂查证下跟从,恐有碍健康。
长者手机成瘾将成社会问题
精神科专科医生丁锡全亦指,近年智能手机已完全融入市民生活,青少年、成年人及长者大多机不离手,手机既是生活工具,亦提供娱乐,过去以上网时间厘定是否沉溺的准则渐难适用。他说,各界普遍认为成年人及长者有自制能力,但近年研究发现不少退休长者于网上迷失,值得关注。
近年世界衞生组织将「游戏成瘾」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手册》,列为疾病。主要跟进青少年个案的英国「国家游戏成瘾中心」,亦曾为沉迷智能手机网上游戏的72岁老妇提供治疗,反映长者沉迷手机的情况渐见严重。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顾问及精神科专业应用副教授陈启泰指,现时医学上未就「手机成瘾」定义为疾病。他称,是否成瘾需要符合多项症状,如停止使用时会否有情绪波动,感到不快或愤怒、不能控制停止使用等,相关数据需通过大型普查来收集。至于本港长者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他称现时未有相关普查,未能掌握实际情况。
统计处预测到2046年,本港长者人口将达36%,即每3人中有1人是长者。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系高级讲师陈永浩关注,现时的中年人士于20年后将成为长者,认为有需要为他们提供智慧使用手机的数码资讯,避免他们沉迷手机或网上游乐,成为未来的社会问题。
中年人沉迷上网影响家庭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网开新一面——网络沉溺辅导中心」的中心主任邓震宇指,近年亦接获涉及中年人士个案,有父母被投诉因沉迷手机游戏或网上购物,而忽略家庭及夫妻关系。他指,当夫妻关系不睦,彼此为免出现争拗,其中一方可能借手机游戏逃避,令关系更形恶化。
丁锡全亦指,曾有成年人就失眠求助,但经了解后,才发现当事人因长时间用智能手机玩网上游戏或浏览社交媒体等,导致精神紧张,或受电子屏幕的蓝光刺激未能入睡,当中亦有妇女因沉溺上网,与丈夫争执,终因家事困扰致失眠,反映沉迷手机才是问题根源。
要应对长者使用智能手机成瘾的问题,陈启泰认为本港有必要进行大型普查,从数据中分析结果,因应情况厘定或调整公共政策。另一方面,他提出「数码禁食」的概念,指基于智能手机已融入生活,市民应按个人需要自律地调节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并维持适量的实体活动,如逛街、见朋友、郊游运动,避免让智能手机主导生活。
陈永浩则希望探究长者沉迷手机的背后原因,建议家人或社福机构提供援助,纾缓问题。
衞生署发言人回复指,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或会增加整体久坐时间,而缺乏体能活动是多种疾病,如肥胖、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的高危因素,建议长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包括恒常体能活动,从而减低罹患疾病的机会。署方鼓励长者建立良好社交人际网络、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以预防染上沉溺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