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学门诊3成专筹4群组优先
发布时间:03:00 2025-10-25 HKT
「家庭医学门诊优先群组试行计划」下月4日推出,医管局家庭医学门诊服务将预留3成筹额,予4类群组优先预约诊症,包括综援受助人、75岁或以上长者生活津贴受惠人、「级别0」院舍券持有人及在职家庭津贴受惠人。当局预计约80万人属优先群组,当中约3成人(即24万人)会透过计划使用服务。
现时市民预约74间家庭医学诊所及综合中心,可透过家庭医学诊所电话预约系统,及医管局一站式手机程式「HA Go」内的「预约家庭医学诊所」功能,预约未来24小时的诊症时段。已登记人士下月4日上午9时起,可通过医健通手机应用程式预约系统,拣选所属优先群组组别,系统会连接至「HA Go」手机应用程式,预约家庭医学门诊偶发性疾病诊症服务。参与试行计划人士亦可参加康健中心活动,更好管理个人健康。
筹额数目会按需动态调整
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表示,过去科学证据显示,收入偏低或者社会弱势社群,健康意识相对薄弱,患病风险亦较高,冀加强宣传和教育,并透过针对性筛查及预防工作,提升这些群组的健康水平,「长远来说早点发现疾病,及早医治」。
基层医疗健康助理专员夏敬恒表示,政府根据家庭医学门诊运作经验,预留3成筹额予优先群组。他强调,系统会确保筹额用得其所,专筹数目亦会动态调整,「如果有些优先筹额未用得完,会让一般市民可以用得到。74间家庭医学诊所,有些大,有些小,有些诊症筹额多些,每间实质情况都不同,每间我们都要按当区状况、诊所大小调整,不是划一调整」。
夏敬恒补充,若长者使用应用程式预约时有困难,可到地区康健中心/地区康健站寻求协助,「甚至医健通都有热线,可以帮到他们」。至于长远会否开放电话预约,当局会视乎运作需求探讨。
议员倡6个月观察实行情况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表示,目前公共资源有限,政府为最有需要群组预留3成筹额,可以理解,「这些群组可能想看夜诊,或者难以承担私家医生费用」。但她指,现时整体筹额不足,政府未来需增加门诊及夜诊筹额,并留意计划会否影响非优先群组,「会否多了人买门诊保险,转为看私家门诊?也可能有些不属于优先群组,但经济情况都不太好的夹心阶层。我觉得可以用6个月时间观察计划实行情况,再检讨如何调整比例及筹额数目」。
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表示,暂时未见预留筹额予优先群组,会导致其他市民更难预约门诊服务。他指,家庭医学在基层医疗发展蓝图上有很大作用,相信政府会留意计划的参与度及反应,按需要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