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周」启动冀创新教学启迪未来人才
发布时间:03:00 2025-07-02 HKT
首届「数字教育周2025」启动礼日前于政府总部举行,由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和香港教育城董事局主席李汉祥等主礼。同场教育局宣布由优质教育基金拨备5亿元推行的「电子学习配套计划」,首批交付成果共三个项目正式发布。教育城亦在蔡若莲见证下,分别与一间科技公司及两个本地科技专业团体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本港数字教育发展。
为配合国家发展数字教育,培育创科人才,行政长官在去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数字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有关委员会订定了推展数字教育的四个重点和方向,包括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优化数字教育基建的配套,以及加强与本地、内地及国际创科机构、专上院校及相关界别联系,增强协同效应,推动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局已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举行多场持份者交流分享会,以听取他们对香港学校数字教育发展的意见。委员亦进行学校探访,以了解学校推行数字教育的最新情况。
蔡若莲:助力建设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
蔡若莲在「数字教育周2025」启动礼致辞时表示:「首届『数字教育周』筹备了丰富的节目,包括每年的学界盛事『学与教博览2025』,以及『人工智能在语文及不同科目的学与教应用国际高峰会及会后工作坊系列』,让教师紧贴创新科技及数字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专业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能。作为教育局的紧密合作伙伴,教育城全力推展数字教育,深信教育城将继续发挥优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和运算思维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她盼望与大家一起携手并肩,促进创新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创科人才,助力建设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
博览设近600展位 逾270场演讲
「学与教博览2025」将汇聚全球教育科技资源,设近600个展位,并举办逾270场主题演讲、研讨会及公开示范课,全方位展示最新教学方案与科技趋势。「AIinLT国际高峰会」则云集海内外教育专家,透过100场论文发表、教学示范及11场深度工作坊,探讨人工智能于各学科的实践应用,助力师生提升人工智能素养。
李汉祥表示:「『数字教育周』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塑造香港教育未来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政府全资拥有的机构,教育城一直致力于推进香港的信息科技教育,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互动的学习平台,并提供多元化的资源和支援,以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今年博览新增设中国内地专区、国际展馆及创科交流圈,教育城期望能将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进一步扩充至中国内地及海外,为香港教育界呈献世界各地最新颖和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案及产品,提升学与教质量。」
教育局亦宣布由优质教育基金拨备五亿港元推行的「电子学习配套计划」,首批交付成果共三个项目正式发布,有关方案亦会于「学与教博览2025」中展出供师生亲身体验。该计划为全港中、小学、幼稚园及特殊教育学生提供22项创新电子学习方案,其中18项更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三位项目负责人为嘉宾简介项目的功能和愿景。
语常会主席陈黄丽娟表示:「学生要能有序和适当地善用和控制新科技,而非反被新科技控制,学校与教师的引导扮演着很重要角色。故此,教育界在拥抱创新科技的同时,亦要具备善用人工智能的素养。首届『人工智能在语文及不同科目的学与教应用国际高峰会及会后工作坊系列』由教育局、语常会、教育城及香港理工大学英文及传意学系合办,旨在为教师、研究人员和教育界其他人士提供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让大家可互相学习,并分享各自在教育领域中运用人工智能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