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吁港放宽数码资产监管

更新时间:03:00 2025-11-25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1-25 HKT

  全球数码资产浪潮中,本港政府正透过《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将香港打造成全球数码资产创新的领航中心,肩负起连接内地与国际数码金融市场的使命,但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成为进程中绕不开的命题。星岛新闻集团将举办「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5」,特邀业内专家,深度分析数码资产的应用落地路径与风险防控之道,探讨香港如何在全球竞争中找准定位,构建安全可信且充满活力的数码资产生态。
美国数码资产的快速发展,反衬出香港监管与市场生态的协同短板、年轻群体的风险认知偏差及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桎梏,共同构成行业发展的现实考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香港如何依托合规优势吸引全球资金,如何联动湾区城市探索资产代币化、贸易结算等实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教育补位与监管优化筑牢发展根基?
监管机构与市场未协同发展
  安拟集团总裁欧阳杞浚指出,数码资产与资产代币化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前景至关重要。他认为,香港在此领域的发展落后于美国等经济体,必需把握趋势,将债券等传统资产透过代币化推向国际。欧阳杞浚强调,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窗口,要思考在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下,如何定位港元及其资产的代币化,这不仅涉及金融安全,更关乎国际竞争力。
  他直言,香港数码资产起步虽早于美国,但美国发展比香港快,在于本港监管谨慎而抑制市场创新,以至监管机构与市场生态未能协同发展。目前所有获发牌的交易平台均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并因而扼杀市场创造力,呼吁香港需要重新审视监管,以吸引流动性为核心目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市场创新,否则难以追上日益激烈的全球数码资产竞争发展。
全球标准不一  发牌法规各异
  由传统金融行业转向数码资产行业的波场(TRON)集团环球财务总监欧阳力恒,看到数码资产的发展前景,认为目前数码资产有几方面比较值得讨论。首先是全球监管标准不一,欧美、香港、新加坡及日韩等地对数码资产平台的发牌法规各异;其次是数码资产价值需透过实际应用来体现;最后是未来发展需解决传统金融的限制。
  欧阳力恒表示,随着特朗普上任,全球监管氛围已转向中性化监管,数码资产企业也从过往缺乏监管到目前可配合立法框架,例如可以申请牌照、调整技术与产品以符合规范等。
  他坦言,目前有越来越多竞争者加入行业,区块链技术也趋成熟稳定,未来需要更精准掌握用户需求的转变,并在合规前提下满足这些需求。当前用户心态正从中心化金融逐渐转向接受去中心化金融产品,企业必需持续微调现有产品或开拓新赛道,以维持竞争优势。
年轻人仍停留「炒币」心态
  香港数码资产学会创办人区伟志指出,本地年轻人虽对区块链及数码资产有基础认识,但普遍仍停留在「炒币」心态,且偏好选择产品多元但监管宽松的海外交易平台,存在安全与合规风险。他认为,年轻一代未经历FTX交易所倒闭等事件,以致对海外平台风险意识不足。
  区伟志表示,在合规问题上,年轻人往往更重视平台产品种类与低手续费,合规问题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此外,传统金融机构如大型基金与银行虽已开始转型,却仍受制于交易流动性不足,以及未能实现7×24小时运作模式,影响客户参与意愿。
  尽管如此,他相信香港严谨的合规架构仍是重要优势,有助吸引传统市场资金。他期望在论坛中探讨数码资产在大湾区的具体发展机遇,特别是香港与大湾区城市合作,推动小规模数码资产试点项目,探索实际应用案例,促进行业发展。
与大湾区城市合作提供示范
  KGI凯基首席投资总监梁启棠认为,香港可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将数码资产技术应用于财富管理领域,为内地提供示范。同时,香港作为重要贸易区,若能将数码资产聚焦于贸易结算,并结合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将有助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梁启棠认为,目前数码资产发展的主要挑战不在技术,而在于全球监管标准不一。欧美各有不同标准,因此香港及大湾区必需参与全球对话,建立清晰规则,以提升数码资产的普及度。另一挑战在于公众接受度,目前市场多将数码资产视为投资工具,而非日常支付或实际应用。长远而言,数码资产的价值应奠基于实际用途,这需透过长期教育与人才培养来推动。
  他强调,香港的关键角色是在国际标准与内地数字货币系统之间取得平衡并实现接轨,同时亦可作为示范区,先行推动各类试点与策略,为未来提供更多选择与比较。
推数码基础教育杜绝诈骗
  UD创办人及资深加密货币投资者章涛指出,政府将「虚拟资产」正名为「数字资产」是一大进步,标志官方认知从「虚无空气币」升级为「真实存在且有经济价值的资产」,此举有助提升公众接受度。他认为,香港拥有领先世界的合规监管框架,使目前数码资产的资金进出渠道更为畅通,银行亦不再将其视为洗钱,使投资者安心度显著提升。
  章涛认为,相较于市场狂热时期,现阶段更适合推行数码资产基础教育,因可避免公众因盲目投资而偏离正轨。但他指出,香港专业教育落后,并以自身就读的金融科技博士课程为例,课程偏重区块链技术,却缺乏数码资产投资的实务内容。他担忧若教育持续未能跟上发展,因认知不足而导致的投资诈骗将难以杜绝。他期望香港未来能充分利用简单税制与融汇中西文化的环境优势,积极向全球推广,以巩固其在全球数码资产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