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换债方案料过关机会大

更新时间:03:00 2025-11-14 HKT
发布时间:03:00 2025-11-14 HKT

  在旧经济股助攻下,恒指升穿二万七大关,受惠美国联储局及香港银行减息、本地地产市道持续升温,一众本地地产股近期静静起革命,多只地产股日前创下52周新高,本报将盘点各大地产股,「打头阵」是近期市场焦点的新世界发展(017),其永续债及部分现有债券置换计划的第一截止日为17日(下周一)。市场人士指出,置换方案罕有地引入实质资产、Victoria Dockside的收入支付派息,也没有「延迟派息」机制,相信会获债券持有人收货;专家亦相信换债方案获接纳机会大,料可借势推动新世界股价。

地产股近期表现强势,多只地产股日前创52周新高,近年现债务问题的新世界,虽然近期股价相对落后,但亦较年内低位4.01元回升90%。事实上,新世界过去一年积极减债,已有显著进展,包括去年8月以发新债形式提出回购两批债券或永续债,规模最多4亿美元;今年1月与银行成功洽商178亿元贷款再融资;6月成功与银行达成协议,完成近890亿元再融资;9月获德银授予59亿元贷款。而在今个月初,该公司向债券及永续债券持有人提出置换方案,洽商削减最多近150亿元债务,一旦成功可望每年减少3.4亿元利息支出。
地产股近期静静起革命
  新世界在9月公布全年业绩时已指出,减债策略初步见效,现金流已转为正数。特别是其总负债和净负债金额均已按年下跌。有市场人士认为,新世界近年非常积极去杠杆,亦已见成绩,「从做生意来说,有负债可以,还到min pay就可以继续经营下去。」
  新世界的财政问题主要源于资产价格急跌和利息飙升。随着美国政府停摆结束,预期联储局12月将如期减息,今个减息周期已累减1.5厘,市场人士相信其利息压力料可大为纾缓。至于其资产价格问题,则可望受惠香港经济大环境改善,香港银行在今轮减息周期,累计下调最优惠利率(P)共0.875厘,P息重回加息周期前水平,除减轻供楼人士负担,也增强市民置业信心,而租金屡创新高,「供平过租」越来越普遍亦吸引更多租客及投资者入场。
  另外不少数据反映香港经济向好,第三季GDP按年增3.8%,创2023年第四季以来最快增速;9月零售总销货值按年增5.9%,连升5个月兼为2023年12月后最大升幅。
首10月于中港售楼逾1800伙
  近月多个新盘销情持续向好,第三季一手私楼登记宗数5,668宗,按季增4.9%,创近5季高位,涉610.83亿元。新世界在内地和香港的卖楼表现亦不俗,首10个月共售出逾1800伙,套现约270亿元。另外,K11商场人流表现佳,支持租金收入;据报商厦项目「83琼林街」出租率已达七成,不乏跨国公司承租,均令新世界租金收入有望回稳。
  本港商用物业市场持续复苏,从今年多宗重大成交可见一斑,例如港交所(388)4月以63亿元购入交易广场14.7万呎办公室;6月投资管理公司Jane Street承租恒地(012)中环新海滨项目,月租料逾3000万元;上月则有阿里巴巴(9988)以70亿元购入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由于新世界手握多项贵重资产,包括维港汇、新世界大厦、内地K11系列商场物业等,料有力支持其未来架构重组。
  有传新世界大股东引入潜在投资者注资,市场人士分析称,一间公司引入外界投资者需考虑多方持份者,不需要「夹平夹贱」,认为新世界现时最需要是银行及公司一条心,给予管理层时间重整公司经营状况。事实上,控股股东亦持续支持新世界,先后三次通过收购向新世界注资,例如2023年11月周大福企业完成向新世界收购周大福创建(前称新创建,659),涉资近220亿元;去年6月,周企收购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北塔余下30%权益,作价约15.5亿元;以及同年11月周企以约4.2亿元向新世界收购启德体育园营运公司75%权益。以上行动均有助提振银行及债权人的信心。
分析:最坏时刻料已过
  对于新世界最坏时刻是否已过,王道资本及家族资产管理执行董事黄敏硕表示认同,主要由于息口持续向下,有助纾缓新世界的债务情况。他说,本地地产股受惠减息、楼市以及消费复苏,投资者可留意土地储备充足、收租业务佳,以及派息不俗的股份。
  新世界未来发展仍要视乎息口走势及化债进度,重入正轨或仍需要一段时间。新世界减债虽有成效,但始终未恢复盈利,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业绩,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扩大至163.01亿元;股息亦未恢复派发,相较其他地产股略欠防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