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新推20件中法皇家珍品 康熙帝戎装像罕见展出
发布时间:18:17 2025-02-21 HKT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去年12月起推出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游年,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主办,展出来自两大世界遗产——紫禁城及凡尔赛宫的逾百件珍品,包括多件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呈现17、18世纪百多年间中、法宫廷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历史。博物馆近日再推出新一批约20件中、法皇家珍品,包括罕见的康熙帝与雍正帝画像、孝庄文皇后朝服像、法国路易十四及路易十五的情人知己画像,以及一系列精巧工艺等,值得细意欣赏。
加推约20中法皇家珍品 康熙帝戎装像罕有展出
当中的焦点展品为一幅罕见的康熙帝戎装像,为康熙帝在位61年罕见描绘其年轻时期的传世画像,画中的青年皇帝身穿戎装,弓马相伴,有说康熙帝的拉弓臂力惊人,箭术更是精湛。另一幅为康熙帝的农夫扮相彩色册页〈碌碡〉,据记载当年康熙推行重农政策,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特命人绘制了一系列《耕织图》以讨父皇欢心,这为其中之一。展览另展出雍正帝朝服像,画中的雍正帝端坐宝座之上,充满威严。
中法宫廷重要女性肖像画展示
今次轮换新展的珍品中,还包括一幅孝庄文皇后朝服像。作为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先后以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辅佐两代幼主,地位崇高,另外在她的支持下,欧洲传教士自顺治时期便来到清宫,展开两国宫廷间的交流。
法国藏品方面,包括两幅珍贵女性画像——弗朗索瓦丝 - 阿泰奈斯.德.罗什舒阿像和庞巴杜夫人像。前者即蒙特斯庞夫人,为法国路易十四的情人,后者更特地在凡尔赛宫花园为她建造了一座宫殿,该建筑深受中国青花瓷启发,以蓝白色陶器作为建筑外墙和室内装饰,被称为「特里亚农瓷宫」。至于庞巴杜夫人则是路易十五的情人及知己,她也是一位艺术赞助人,曾大力支持法国陶瓷业的发展及引领十八世纪的中国风尚及洛可可风格。另外还有路易十五之女阿德莱德公主手持折扇的油画肖像,相传折扇当年经由贸易传入欧洲,逐渐成为当时女性衣着中象征时尚和非凡地位的华贵饰品,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便曾说:「女士无扇,如同绅士无剑。」
珍贵工艺品展中法技艺及审美观
肖像画以外,还有多项珍贵的中、法工艺品展出,包括两件制作于十七、十八世纪外形相像的海棠式花篮并列展示,一为广州制作,一为法国制作,让观众可一次细味两国工匠的超凡技艺和审美取向。另外还有描绘九岁的莫扎特在音乐沙龙演奏钢琴的油画《宫殿里的英式茶会》、以中国人形象为图饰的瓷器高足蛋形瓶(这套瓷瓶曾为法国王后玛丽.安东妮[1755‒1793年]所有),以及暗藏法国工艺师细小签名的菊花纹壶等,都值得大家细意欣赏。
2场电影放映免费入场 附登记资料
为配合展览,博物馆还提供一系列教育活动让观众免费参加,包括于博物馆香港赛马会演讲厅举行的2场「香港故宫电影放映」,活动接受预先网上登记或即场登记。详情如下:
1. 香港故宫电影放映:《法式古乐》法国巴洛克音乐与舞蹈 ⸺ 电影放映暨映后分享
本纪录片于凡尔赛宫进行拍摄,并采访了巴洛克音乐、艺术、舞蹈方面的专家,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表演者的角度出发,带领观众全面地理解和欣赏300多年前法国宫廷的巴洛克音乐及舞蹈。活动设映后音乐分享。
《法式古乐》法国巴洛克音乐与舞蹈 ⸺ 电影放映暨映后分享
- 日期及时间:2025年3月1日(星期六)
- 电影放映:下午3时至下午3时30分
- 映后分享:下午3时30分至下午4时15分
- 语言:电影放映:法语、英语及粤语(设繁体中文及英文字幕);映后分享:英语(提供粤语即时传译,不设字幕)
- 预约:按此
2. 香港故宫电影放映:《康熙与路易十四》
此纪录片将重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中国清朝康熙帝的种种交流,包括在科技、贸易和文化思想等领域,他们如何展开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互敬互鉴,为世界历史留下一串弥足珍贵的记忆。
《康熙与路易十四》
- 日期及时间: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下午3时至4时40分(粤语);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下午3时至4时40分(粤语 );2025年5月2日(星期五)下午3时至4时40分(普通话 )
- 预约:按此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展
- 日期:即日至2025年5月4日
-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 9
- 时间: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星期五、六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下午8时;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馆
- 门票:特别展览门票$150(指定时段)、$180
- 查询:按此
文:Aiko 图: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