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 乳腺癌与淋巴水肿:关联、风险与干预措施
在全球女性所患癌症里,乳癌堪称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聚焦香港地区,近年其发病率一路飙升,已然跃居各类癌症发病率的首位,且一直居高难下。在乳癌患者接受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往往还要面临一个棘手的并发症——和乳癌相关的淋巴水肿。若能深入了解淋巴水肿的产生机制以及各类风险因素,便能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管控这一问题,最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他们的生活质素。

乳腺癌与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淋巴水肿可能在乳癌治疗时、数月或数年后发生。目前,淋巴结切除术被认为是影响淋巴水肿主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医生可能会切除部分淋巴结用于观察癌症是否扩散。这种手术可能导致淋巴系统的正常引流受阻,从而引发淋巴水肿。研究显示,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切除少量淋巴结)的患者中,每100人中约有0至7人会发生淋巴水肿;而接受「腋下淋巴切除术」(切除多个可能遭受癌细胞侵蚀的淋巴结)的患者中,发生率则高达15至25例(每100例)。
淋巴水肿的筛查与治疗
淋巴水肿是无法根治的,但及早配合物理治疗如运动及淋巴引流,可减低患者在切除腋下淋巴后出现淋巴水肿的风险。适当的日常护理亦可纾减症状。若不加以适当处理,肿胀会持续,继而阻碍肢体的活动能力,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整合性淋巴水肿治疗(CDT)是淋巴水肿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徒手淋巴引流(MLD)、压缩绷带包裹、改善淋巴流动的运动以及对受影响区域的皮肤护理。此外,光生物调制技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和淋巴移植手术等治疗手段也在应用中。患者教育同样是管理淋巴水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早期识别淋巴水肿的症状,如衣服或珠宝紧绷感、手臂沉重感等,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并接受必要的干预治疗。
通过了解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和风险因素,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症状,呵护患者健康。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是监测和管理淋巴水肿的重要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张明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