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肉毒杆菌素自己打?小心「美容」变「毁容」|麦凯婷医生

早前电视新闻报道,某些网站公然出售肉毒杆菌素,甚至附送针筒套装,鼓吹消费者自行注射,极其危险!近年来,外地及非医生施打肉毒杆菌素导致后遗症的案例不断增加,不少人误以为:「打肉毒杆菌素很简单,想瘦哪里就打哪里,何必找医生?」然而,肉毒杆菌素注射看似容易,实则需要专业医疗知识,否则随时「美容」变「毁容」!让我为大家分析原因:

1. 严格的冷藏温度

肉毒杆菌素对保存温度极为敏感,必须严格控制在2-8°C。网购运输过程通常缺乏冷链保温,极易变质。即使放进家用冰箱,也因频繁开关导致温度不稳,药品一旦变质,不仅失效,更可能引发过敏或 其他后遗症 。新闻更揭露,部分网购肉毒杆菌素含有细菌,不当储存会加速细菌滋生,后果不堪设想。

2. 剂量不准确

肉毒杆菌素本身毒性极强,微量即可见效。专业医疗机构使用的肉毒杆菌素为标准100单位装,由医生按治疗部位精准 稀释 。然而,网购产品剂量参差,化验结果显示,部分浓度过低(无效),部分却过高(可能中毒)。曾与内地医生交流,他们指出这类不合格的产品连医生都难以掌握准确剂量,普通人胡乱注射,风险极高。

3. 刺中神经及血管的风险

面部肌肉、血管及神经分布密集,瘦面、去皱需精准注射至特定肌肉层。有人以为「照住上次医生打的位置自己打就得」,但注射角度、深度稍有偏差,便可能刺伤血管或神经,导致瘀青肿胀,出现僵硬「胶面」、表情古怪的后遗症。

4. 歪嘴、垂眼甚至严重后遗症

肉毒杆菌素稀释比例、注射剂量及位置稍有失误,即可能导致歪嘴、大小脸、眼皮下垂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影响气管肌肉,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美丽不应以健康作赌注!肉毒杆菌素属处方药物,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及施打,切勿贪方便自行冒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