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尿失禁的认识与治疗|徐大基中医师
尿失禁,这一隐秘而又令人困扰的健康问题,犹如隐形的枷锁,给患者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它时不时地发作,不仅破坏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节奏,更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尴尬和痛苦。

西医病因分类
真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因先天发育缺陷或后天损伤,又或神经系统遭受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严重损害,致使膀胱失去控制,尿液持续外泄。
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妇科手术对盆底造成损伤,或者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在腹压增加时,尿道阻力不足,进而引发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泌尿系统问题、下尿路炎症,以及糖尿病等内分泌因素或神经系统老化,都可能让膀胱不受控制地收缩。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引发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因素。
中医药治疗
尿失禁除了进行病因治疗之外,中医通常分为肾气亏虚、肺脾气虚、肝郁气滞、湿热下注、肾阳亏虚、肝肾阴虚等证型。肾气亏虚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症见腰膝酸软、尿液失禁;肺脾气虚者有水液代谢失常,伴有呼吸气短、食少便溏及尿失禁;肝郁气滞者情志抑郁、胁肋胀痛,肝郁化火时烦躁易怒,可引发失禁;湿热下注者小便短赤、尿道灼热且失禁,多因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肾阳亏虚者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膀胱失司而失禁;肝肾阴虚者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症且失禁。中医根据辨证论治对不同证型的尿失禁进行治疗,以达到扶正祛邪、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进而改善尿失禁症状的目的。
针灸治疗
穴位选择:
针灸治疗尿失禁常选用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中极为膀胱之募穴,膀胱俞为膀胱之背俞穴,二者相配,可调节膀胱气机;肾俞有益肾气的作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能调理三经气血,健脾益肾。
治疗原理: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补肾健脾、调理气机、通利水道的作用。例如,针刺刺激可调节神经反射,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改善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推拿按摩
沿着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进行推拿,重点按摩肾俞、膀胱俞、气海、关元等穴位,以调理脏腑气血,增强膀胱的固摄能力。同时,对盆底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刺激,可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以上资料供参考,如有需要可咨询注册中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