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医什么病(十五):生痱滋(口腔溃疡)|施卿卿博士
生痱滋虽然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但如果经常出现也很困扰,刘先生就是这样。他最近这一年反复生痱滋,常常是这个星期原先的痱滋刚消下去,过不了一两个星期新的痱滋又出来。而且每次持续一两周才好,常常因此影响到吃饭,令他不胜其烦。刘先生也曾服用维他命B及搽用药膏,但痱滋仍然此起彼伏,于是当上个月又生痱滋时他便转而寻求中医的帮助。当时我根据他的脉象和厚腻的舌苔,判断他主要是小肠和胃经湿热所致,给他甘草泻心汤和导赤散加露蜂房为主的中药。刘先生服了中药后痱滋好得比平时快,四天左右就基本消失了。此后我又继续给刘先生调理的中药,并要求他戒口,到现在已有一个多月,尚未再出现新的痱滋刘先生因此感到很开心。
生痱滋的正式病名叫口腔溃疡,是指出现在口腔黏膜的局限性溃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较常在口腔有创伤的情况下发生,一般可以在一两星期内自愈。但像刘先生这种反复出现的口腔溃疡叫复发性口疮,较常见于免疫功能失调、精神压力大、缺乏维他命B、铁质、叶酸等营养素的人群。对于轻微的口腔溃疡,口腔科医生通常会建议用漱口水或者消炎止痛药膏外搽,必要时给予内服药,对于反复不愈的溃疡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口腔癌。
一般巿民出现生痱滋的时候都会想到是自己太热气或者是上火了。没错,生痱滋在中医来说确实是与「热」或「火」有关,只是要再具体分为不同的「火」。最常见的就是胃肠燥热或湿热引起的「实火」,通常与过食煎炸辛辣等高热量的食物有关,常常同时伴有唇红、口渴、口臭、尿黄、便秘或大便粘腻等症状,采用甘草泻心汤通常效果很好。其次就是阴虚火旺出现的「虚火」,常见于经常熬夜或失眠的患者,这一类患者常伴有心烦、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通常可用玉女煎这一类滋阴降火的中药,但在香港由于受气候和饮食的影响,这一类患者常常还夹有湿邪,因此我更常用甘露饮通常也可以很快见效。还有一种很特殊的「虚火」,它是由于阳虚不能潜降,虚阳浮越所导致的,常见于嗜好冷饮过食生冷蔬果的人。这一类人通常除了生痱滋这一点在口腔的“火”之外全身基本上都表现为“寒”的症状,没有口渴、怕热,相反还常常怕冷、手脚冰凉、容易疲倦以及大便稀溏等,这时候运用潜阳封髓丹或引火汤会就比较适合。通常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相应药方的基础上,我会再加上露蜂房、白芷,这样服药后一般第二天疼痛就会明显减轻,三至五天溃疡就会逐渐愈合,再经过调理一段时间后口腔溃疡发作就会越来越少。除此之外,针灸对生痱滋也有效。
对于痱滋较多较痛的患者或者是小朋友,还可以加上中药外敷。方法是:买一两吴茱萸,用搅拌机打碎,然后取1-2茶匙药末加适量陈醋,调成干湿适中、直径约1厘米的药丸放在双足心的涌泉穴,先以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敷贴一晚次日取下。这样就可以起到引火下行加快口腔溃疡修复的作用。
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我通常都建议他们戒辛辣煎炸刺激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多做运动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但是我在临床上发现:有的患者生活习惯很健康但却仍然反复出现生痱滋的问题,这很有可能是延迟性食物敏感反应(食物不耐受)引起小肠积热而出现在身体的一种反应。对于这类患者在戒蛋、奶类、坚果、小麦等常见的不耐受食物一段时间,再加用中药调理消化功能,通常生痱滋的问题就会得到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