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泡明显的中医病因和调养|徐大基中医师
在生活中,眼泡明显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外在形象,还可能暗示著身体内部的某些问题。从中医视角出发,这种现象有著特定的病因、病机。

在病因方面,外感风邪是常见因素之一。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变化多端,常常侵袭人体头面部,一旦风邪侵犯,眼睑就容易出现水肿,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候不稳定的时候,人体更容易被风邪所扰。此外,饮食不节制也会引发问题。过度食用生冷、油腻及甜腻的食物,会损伤脾胃。而脾胃在人体中负责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受损后,水湿运化失常,便会积聚在眼睑处,导致水肿。再者,长期过度劳累同样不可忽视。过度劳累会损伤脾肾,肾主水,脾运化水湿,脾肾虚弱会使得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引起眼睑水肿、眼泡明显。
中医病机主要在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致使水液代谢紊乱。当风邪外袭时,会使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畅;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肾阳不足,无法温化水液。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水湿泛溢于眼睑,导致眼睑水肿、眼泡明显。。
在中医药调理方面,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调理。调理的要点如下:
一是祛风解表。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眼睑水肿,应以祛风解表为主要原则。可通过一些具有祛风功效的中药配伍来调理,如荆芥、防风等,同时配合适当的按摩手法,如按摩风池穴等,以促进风邪散去,缓解水肿症状。
二是健脾利湿。若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损,重点在于健脾化湿,药物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等。在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等。同时,可采用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
三是补肾利水。对于脾肾虚弱引起的眼睑水肿,则要注重补肾利水。一方面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脾肾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方法来辅助调理,例如食用一些具有补肾利水作用的食物,如黑豆、芡实等。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中药汤水 —— 茯苓山药薏仁汤。
其材料包括茯苓 20 克、山药 30 克、薏苡仁 30 克。做法是将茯苓、山药、薏苡仁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约 30 分钟即可。此汤能够起到健脾化湿、补肾利水的作用,对眼睑水肿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眼泡明显、眼睑水肿可能是身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也可能是眼睛局部的一些病变所致。运用恰当的中医药调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但对于长期存在的眼睑水肿,应及时就诊,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