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碗筷暗藏「毒源」|碗筷选对,健康翻倍?

食乃民生之本,碗筷则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然而,常见于餐桌上的仿瓷碗可能潜藏著被忽视的健康风险。更令人忧虑的是,一次性筷子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塑胶筷子的普遍使用,以及那些表面涂有含铅、镉等致癌物质的彩漆竹木筷子,这些都可能化身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毒源」。研究指出,某些碗筷材料甚至可能成为诱发肝癌的风险因子,这无疑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碗筷的「毒源」

碗筷可能诱发肝癌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有关。仿瓷碗通常由陶瓷涂层和其他无机材料制成。虽然这些材料方便了仿瓷碗的制作,但它们使得仿瓷碗并不像传统瓷器一样具有耐高温的特性。高温下,仿瓷碗可能会释放出镉和铅等有害化学物质,渗出到食物中。长期摄入这些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元素,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此外,一些其他类型的碗筷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举例来说,有些一次性筷子,含有的重金属如锰、锌、铜等有害物质可能会超标;塑胶筷子可能含有塑化剂,长期使用或导致荷尔蒙失调,引发不育、甲状腺问题、糖尿病等;彩漆竹木筷子可能含有铅和镉等导致肝癌的危险元素。

肝癌:碗筷背后的健康威胁

据统计,中国的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肝脏是人体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虽然使用碗筷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致肝癌,但不合格碗筷的使用会增加肝脏负担,从而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肝癌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皮肤和眼白变黄(黄疸)、腹部不适、恶心和痕痒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生活建议

碗筷虽小,却与我们朝夕相伴。为了减少碗筷可能带来的风险,建议在选购时优先选择制作材料安全且耐高温的餐具,避免购买廉价、质量不可靠的产品。此外,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等,亦可降低肝癌患病风险。选择合格的碗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

撰文:香港综合肿瘤中心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张明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