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酒店│千年历史化气息中的禅意空间、结合中式庭院及现代美学 The Temple House博舍

博舍是太古酒店在亚洲开发的第五家酒店,也是第三家The House Collective品牌酒店。香港人对太古酒店应该不陌生,金钟的The Upper House和太古的East Hong Kong。
一直想去成都的原因,是因为博舍The Temple House。身边去过成都的朋友,每次聊起成都也不停回味博舍的时光,建筑如何富有历史意义、房间如何低调奢华、早餐如何美味、谧寻茶室如何精致优雅。在他们的旅程中,看来博舍比起熊猫更有成都的标志性!上月,我首次踏足成都,而在当地入住的第一间酒店便是博舍。终于明白为什么来过博舍的,都对这里留下深刻美好印象。


时光穿梭回到清末民初在博舍门外下车,以为时光倒流到清末民初期。酒店入口正是拥有逾百年历史、始建于清朝的中式庭院——笔帖式。灰色砖墙上,还有昔日手工精细的石雕。庭院内高挂了红灯笼,两旁建筑的镂空雕花木门配衬瓦顶,古意盎然。


The Temple House接待处
座落于千年历史大慈寺旁
博舍最为人津津乐道,便是其历史意义。酒店是成都市政府文化遗产保育项目「大慈寺文化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隠于太古里的街巷中。而位于太古里之内的古刹大慈寺,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六百年前的唐朝,酒店和商场也承担起活化周边,以及保留院落和历史建筑的使命。而酒店中文叫博舍,因为「博」字浓缩「博大精深」、「博洽多闻」、「博爱众生」的意思,与大慈寺弘大的佛法互相呼应。而英文名The Temple House,也为了强调酒店承传的历史和故事:唐玄宗曾于安史之乱后居于大慈寺内,更建立了禅茶堂,成为茶馆概念先锋。而祸唐三藏玄娱大师于取西经前,亦曾于大慈寺居住五年研习佛学。至于博舍的位置,昔日为简朴的房舍,提供大慈寺及周边地区僧人学者聚居及修读佛学。


名师设计功妙融合古今
博舍由英国设计师事务所MAKE Architects操刀设计,设有100间客房及42间服务式公寓,由两栋独立的建筑以对立的「L」型而建,融入了传统四合院元素,将中式庭院拥抱其中,并以中庭连结酒店、公寓、餐厅、酒吧等新旧建筑。酒店的设计理念揉合了成都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传统建筑元素,包括竹、木材、青砖和石材等,并以现代美学方式呈现出来。好像酒店朝向市区的立体网状外墙,灵感便是来自于成都本地传统织锦工艺;而面向中式庭院的建筑外墙,则以彩釉玻璃打造,玻璃上的竹木纹理形成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现代建筑风格与中国的传统精髓毫无违和地交融晖映,以视觉效果穿越时空。


始建于清朝的中式庭院——笔帖式。这里不仅是客人到达酒店的第一站,同时也是酒店图书室以及艺术画廊的所在。

很喜欢酒店的采光,利用自然光影,将建筑与自然气息融合,一砖一瓦也赋予了生命。客房散发低调奢华禅味
酒店设有三种客房类型,面积由678平方英尺起,另有四种套房和一间顶层套房。我入住的是Studio 90客房,面积逾千平方尺。于大堂办理入住手续后,走过庭园旁的走道,来到酒店大楼,时间好像凝结了般宁静。推开客房木门,眼前迎来一件犹如本来陈列于当代美术馆的艺术品。客房的玄关、化妆间、淋浴间也以黑色为主调,而小客厅和睡眠空间以米白色为主调,如太极阴阳,对比强烈,却如天与地般天然配合。客房设计带出低调奢华,雅致当中散发禅意,只要进入此空间,内心便出奇地平静。Studio 90还有个大露台,推开落地玻璃窗,便得到户外空间,任何时候也可晒著太阳喝茶放空。


我入住的Studio 90

玄关、淋浴间和浸浴的空间也以黑色为主调

极喜欢房内开放式的小客厅,充满悠闲生活感!

Temple Suites


酒店最豪华的Penthouse位于顶层,露台景观开扬,还有半露天的jacuzzi,可考虑来此度蜜月。
全天候餐厅 The Temple Café
博舍有三间餐厅和酒吧,除谧寻茶室外,全由纽约设计工作室AvroKO操刀设计。早餐在全天候餐厅The Temple Café咖啡厅享用,餐厅以「天府之国」的美誉作蓝本,于当中开辟了咖啡吧、开放式厨房,以展示各式各样零售商品的陈列区。另外,设计师还运用老式秤具、量具和黄铜砝码等富有文化内涵的装饰,以重塑古代的商业情景,也让人记起成都在古时丝绸之路当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食物方面,我已锁定成都地道小吃作早餐。单是成都小吃便有成都钟水饺、担担面、甜水面和醪糟温泉蛋,我全都想试,怎么办?厨师们真贴心,每样给我弄一份迷你版,早餐已经大满足!



米芝莲一星茶室 谧寻茶室
出发前便已经开始期待谧寻茶室的午餐,谧寻茶室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夺得《成都米芝莲指南》一星。茶室所在的章华里7、8号院昔日曾为大慈寺的桑园,由英国设计师事务所MAKE Architects操刀翻新后,仍然古色古香,充满禅意。室内设计以中药铺为灵感,茶室内多道墙呈献中药百子柜外观,墙面上整齐排列的抽屉刻有各种药材名称,仿佛在说「喝茶能医百病」。



博舍开业的时候,酒店竟计划开茶室而非中菜厅,因为茶馆文化于成都人心见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可说是十分大胆的决定,也让博舍的个性更鲜明。茶室经理Yvonne在筹备之初,就专门亲赴景德镇寻觅手工匠人,定制全套手工陶瓷茶具及餐具。当中近六十款茶叶也是由Yvonne挑选,茶室最初只提供简单茶点,到后来才应众要求加入主食餐单。主打素食,为了连结大慈寺的历史和文化故事。谧寻的素食认真叫人惊艳,无五辛却不寡味,云南菇菌和时令瓜果的鲜味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层次丰满。素食,在这里是件艺术品。

犹如丝绸之路上的旅人聚会 丝
来到成都,爱上喝茶,但我也是不会放过喝酒的机会。酒店的井酒吧以「丝」为灵感设计,酒吧天花板上的两盏吊灯,参照织丝机造型打造。由釉面砖横柱延伸下来的顶灯,则以铸玻璃和黄铜打造,设计成仿如蚕茧的弧面造型。最喜欢是当夜幕低垂时,户外壁炉燃起烈火,据说灵感来自古代的旅行者途经丝绸之路时,会围坐在火边休憩聚会的传统。酒吧提供鸡尾酒,而我选择了一杯成都当地酿制的花椒啤酒,富有花椒香气之余又清爽,好想带回香港。




通往神秘世界的阶梯 Tivano
至于Tivano意大利餐厅,这次虽没有尝试,但也不忘走到由地面通往餐厅的楼梯拍照打卡。以弧形线条配合巧妙的灯光,那道楼梯,就像通往神秘世界的通道。

Tivano义大利餐厅的设计主题为青铜,追溯至西元200年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示了青铜时代的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有重要地位。受三国战乱时期历史的启发,AvroKO构思出以盔甲为主体的设计概念打造此餐饮空间,多层次及复杂精细的中式和意式的盔甲元素通过灯光线、家具及屏风展示出来,营造出独特的用餐氛围。



留在客房当中,已经感受到成都的「巴适」!其实酒店设施还有室内泳池、健身室和谧寻水疗,若有机会再来,足不出「舍」,留在当中享受!

健身室

泳池


谧寻水疗
博舍 The Temple House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笔帖式街81号610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