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不及时处理有何风险?中医药如何防治?|附清热利尿茶方|徐大基中医师

1.肾结石的发生

古代中医很早就知道肾结石的的情况,《诸病源候论》记载:「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是古人认识肾结石发生的病因病机。水结,意思是尿中的杂质沉淀结为沙石。肾结石发生的病因众多,其中与体质很有关系,如阴虚湿热体质者易患结石。但后天生活习惯对结石的形成关系更大,如结石常见于有「少饮水,常憋尿」习惯的人士。

 

2.肾结石的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肾结石,通常需要了解其结石的大小、形态、位置等,来确定采取的方法。如结石小于0.7cm,形态圆滑的,在肾的中、上极,又无积水与感染者,可以考虑中医药、配合针灸等,争取排石。如果结石较大、形态不规整、又在肾的下尽,一般需要碎石或手术治疗。如果合并肾积水者,则要及时处理。

中医辨证治疗肾结石需确定疾病的寒热虚实证型。肾结石以下焦湿热为根本病机,或夹血瘀;湿为阴邪,久则损伤脾肾阳气,或热灼阴伤,而表现出气虚或阴虚的临床症状。故治疗当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阶段进行。病之早期多属实证,治疗应以实则治标为原则,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化瘀为法;病之后期则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应以标本兼治为原则,在利湿清热通淋的同时,或补脾益肾,或滋阴清热以共奏其功。

中医也强调在辨证基础上的辨病治疗。一些中药有一定的排石作用,如金钱草、海金沙、石韦、萹蓄、滑石、琥珀、瞿麦、车前草、怀牛膝、冬葵子、玉米蕦、威灵仙、枳壳、莱菔子等,可在辨证基础上选用。

 

3. 碎石或手术后的中医药治疗

对于需要碎石或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医药配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如体外震波碎石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肾结石可提高结石排出率。肾结石手术后进行中医调理,可提高体质促进康复。手术会伤元气,病人可出现疲劳、乏力、胃口差等脾虚表现,中医可以给予益气健脾。有的病人可能出现腰酸腰痛、乏力等肾气虚的表现,可以给予适当补肾。由于结石的特点多有湿热表现,因此,针对手术后的脾虚、肾虚表现,通常给予清补,而不是大补。例如可以因应情况,煲些淮山、芡实、薏苡仁等清补之品。

同时需要注意,对于不适合做手术人士,中医辨证施治同样适合,通常根据具体情况,分清寒热虚实进行治疗。如针对扶正祛邪,如肾气虚则补肾,脾虚则健脾补气等。在正气足的条件下,病人一般状态改善,则有可能进一步治疗。

 

4. 肾结石的预防

肾结石的发生与复发,与生活习惯,如饮水少又憋尿、过食肥甘厚味、饮酒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都重视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重视多饮水,减少肥甘厚味、避免过量饮食,饮酒等习惯。

 

5.肾结石的后果

肾结石患者,应及时跟进检查治疗。肾结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结石增大、增多,结石活动时会导致尿出血,并易导致尿路感染;结石堵塞,可导致肾积水,严重者导致梗阻性肾病;在梗阻性肾病的基础上出现肾衰竭,需要洗肾治疗。有的结石患者,可出现忽然肾绞痛发作,如腰腹痛剧痛、绞痛,这对于某些职业的人士,如司机、机师等在工作时发作,可非常危险。

 

6.茶饮

清热利尿茶

组成:白茅根、车前草、玉米须各5钱~1两,鲜品均加倍。

制作:加冷水500ml,浸泡约30分钟,武火煮开后,再滚煮15分钟,当茶饮。

效用:清热利水、通淋利尿。用于小便短涩、大便干、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者。或用于尿路感染治愈后或肾结石碎石治疗后的预防调理。

备注:尿路感染初起,症状轻微,可通过多饮水勤排尿,适当服用中药茶饮治疗。如症状重,尤其伴有发热,则应早日就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