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热气与上火?|附食疗|徐大基中医师
什么是热气与上火?
热气与上火是民间日常生活中的术语,通常是指一种症状或体征,如面红目赤、咽燥声嘶、皮肤疖肿、红肿热痛、口腔溃疡、牙疼肿胀、烦燥失眠、鼻衄出血、舌红苔黄、尿少便亁等。这些表现在中医属于火热证的范畴,其原因多是风、寒、暑、湿、燥邪,侵入机体生热的结果;此外,脏腑机能失调、精神过度刺激、生活丧失规律,则能引起上火。因此,通常说热从外来,火自内生。
从现代病理角度分析,

热气与上火中医是怎么解释?
1.饮食
节日饮食多样,聊天说话,难免吃些零食,但有的零食坚固,如节期间所吃的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食物,由于食物的硬度较高,如果一次嗑瓜子量太多,持续时间又长,瓜子与舌头反复机械性摩擦,可能会引起舌尖部红肿疼痛、起血泡等现象。如是炒的瓜子、花生更为热气,过多者可能导致上火便秘。过多进食 饼干等烘烤食物也易引起上火。
热气食物多,如油炸食物往往是火气特别大的食物,炸鸡、薯条、炸猪排等油炸食物,特别是在干燥的环境更为明显。
有些调味燥热,在熟食时,过多放置热性调味品,如大量的姜、蒜、辣椒、酒、胡椒、花椒、薰蒸食品,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
火锅镬气熏蒸,或进食过烫食物,直接损伤舌、咽、口腔黏膜等;吃鱼不慎,鱼骨刺伤口腔黏膜等。
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
喝酒多,酒能助兴,无酒不欢,假节日适当喝酒增加气氛,过量喝酒不但热气,还伤肝、伤胃,诱发痛风等。
节日期间,日常生活可能打乱,更由于忙碌兴奋而少喝水,甚至长时间不喝水,也是导致上火。
2.补药不当,如过多饮用温补中药等均易导致热气。
3.情志所伤,大动肝火。
4.睡眠不足,熬夜少眠,话多劳神,虚火上升。俗话说:话过千言,不病自伤。
5.环境
如春节天气寒冷,门窗紧闭,使用暖气过多,或烧火取暖,直接受热气熏烤。长时间吸烟,或二手烟都可导致热气产生。另外,尤其是冬春季节有时流感好发季节,在不佳环境内,易于相互传染。在夏天,暑热之气盛,如果长时间暴晒,极易中暑,或长时间环境炎热,又饮水不足,
6.外感
有些表现为热气上火者,也可能是外感疾病刚刚开始的表现。
清热与降火有哪些方法?
1. 去除病因
一般来说,首先要注意尽量消除或避免引起热气与上火的原因。如饮食方面避免煎炸热气、避免饮酒吸烟等。调理情志;注意改善环境,避免不当进补、早睡多休息等。夏天注意消暑降温,秋天或其后干燥时则应注意保持室内湿润;冬季气候寒冷,为了保暖北方则使用暖气,南方可能多用电发热设备,大多数都是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混浊干燥,可在湿热放置一些水,以蒸发保湿。戒烟等。
另外,如长时间热气上火的症状不除,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2. 适当多喝水
多喝水,勤排尿,不但可减少热气,还能减少肾结石、尿路感染及口腔感染的机会。多休息,早睡觉是减少产生热气或上火的原因
3. 喝粥
如果有热气,或上火的倾向,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多吃些青菜,少吃荤食;饮食清淡,避免煎炸热气食物。可及时煲些粥水来喝,如绿豆粥是不错的选择。
绿豆粥:
绿豆浸泡一个晚上,次日先煮绿豆30分钟后,再放入大米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适后即可,可适当加入冰糖。
4. 食疗汤水
适当喝汤既清热降火,又养生,一举两得。如可选:生菜鱼汤、马蹄莲藕汤、冬瓜玉米薏仁汤、萝卜排骨汤、银耳雪梨汤、海带绿豆汤、豆腐番茄汤等等。另外,一些原本燥热的食物在改变烹调方式后也能降低热气,如红烧、或煎烤羊肉多为热气,而羊肉煮白萝卜汤则不那么热气。
汤水举例——冬瓜薏仁汤
材料:冬瓜750克,瘦肉25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冬瓜去皮,瘦肉洗净切块,药材冲洗浸泡,煮开后保持沸腾15分钟即可,生姜、盐适量调味,加水适量。
应用:口咽干燥、大便秘结、舌红者。
5. 吃水果
可适当选用清热降火清热水果,如西瓜、猕猴桃(奇异果)、梨、苹果、火龙果等。也可将水果取适量,制成果汁饮用降热气。
6. 喝饮品
合适的饮品能清热降火,如可选择蜂蜜、豆浆、果汁、百合雪梨水等。
饮品举例——黄瓜猕猴桃汁
做法:黄瓜2条,猕猴桃5个、凉开水200毫升、蜂蜜两小匙。黄瓜洗净去籽,去皮,猕猴桃去皮切块,共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调饮。
应用:黄瓜性甘凉,清热生津。猕猴桃性甘酸寒,解热止渴,所以两种合用能润口唇,可用于烦渴、咽亁口燥、嘴唇干裂等。其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番茄、西柚。
7. 喝茶
如有热气,一般建议选用绿茶。
绿茶一般是指未经发酵的茶叶,常见绿茶系列: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及庐山云雾茶等。
药茶——青木瓜薏米茶:绿茶20克,青木瓜1条,薏米30克,土茯苓30克,加水1500毫升,煲水当茶喝。对有清热利水作用,也可用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
8.喝凉茶
凉茶举例——利咽化痰茶
组成: 罗汉果2钱、陈皮5 克,乌梅3 枚,菊花3钱,冰搪2钱。
功效:清热生津、祛痰利咽。
应用: 外感风热伤津,咽喉肿痛,声音沙哑,甚至失音,咳嗽痰多。
制作: 将各药洗净,放入大茶杯内,加冰糖,倒进开水,搅拌后加盖,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反复使用3 - 4 次。
注意:脾虚寒、易腹泻者不宜
上述措施是针对一般性的热气,或上火。如果“热气”“上火”症状持续存在,则应该及时就诊检查,以免误诊漏诊,耽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