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重视肺部检查 防范肺结节与肺癌|施卿卿博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3月17日无线电视的这则新闻:调查指七成人确诊肺癌时属第四期, 团体倡政府为高风险人士做肺癌筛查。
新闻详情是:癌症资讯网慈善基金于去年10至12月以问卷访问110名肺癌患者,大部分是50至60岁,当中发现女性患者的比率较男性高,占了七成;同时发现七成受访者确诊时已属第四期肺癌;近六成人在出现病征后,三个月或以上才确诊。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区兆基指肺癌第一期的病人痊愈机会超过九成,而肺癌第四期的五年生存率只有一成左右。因此该组织建议政府针对50至70岁的高风险人士以低剂量电脑扫描进行肺癌筛查,及早发现及进行治疗。

对于癌症资讯网慈善基金的这个提议我是十分赞同的。肺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肿瘤,在多个国家地区均高居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亦是是本港头号癌症杀手。但普遍来说,香港巿民对进行身体检查及对肿瘤早期筛查的意识是相当薄弱的。而一般体检中心提供的常规体检套餐中对肿瘤的筛查主要局限于几项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筛查仍然停留于沿用几十年的X-ray检查。由于X-ray的分辨率低,因此有一些早期肺癌患者即使做了身体检查亦未能及时被发现。而低剂量的肺部电脑扫描(CT scan)分辨率高,可以有效识别早期肺癌从而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且低剂量电脑扫描相对常规电脑扫描而言,其电离辐射量明显降低,是一个值得推荐的肺癌筛查项目。
过去几年我在门诊运用长桑君脉法为患者诊脉,发现很多人有肺结节的问题,特别是新冠疫之后更为常见。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到肺结节这个病名,它是指在进行肺脏检查(主要是电脑断层扫瞄)发现的异常影像。肺结节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肺部感染发炎后留下的痕迹,还有部分是由于空气污染、抽烟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肺结节分中的钙化结节基本上都是良性的无需治疗,而非钙化结节的临床意义和其大小密切相关:小于4毫米的肺结节只要定期追踪即可;4~8毫米的肺结节如果是呈现毛玻璃状,则需要每6个月用低剂量电脑扫描复查一次;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则需要做一进的检查以排除早期肺癌。总体而言,西医针对肺结节采用的策略是以监测其进展为主。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肺结节常常是风邪入里、痰浊蕴肺、瘀血阻络等因素所导致,一部分患者通过服用一段时间针对上述病因的的中药,肺结节可以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虽然癌症资讯网慈善基金已向政府提出建议,但相信距离政府采纳其建议并实施仍需要一段颇长的时间。鉴于近几年大部分巿民都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等各种呼吸道疾病,其中不少巿民在患病期间并未得到适切的治疗,因此强烈建议五十岁以上巿民每年做一次身体检查,并且选择低剂量肺部电脑扫描以取代一般体检套餐中的胸部X-ray检查,以便更精准地了解肺部状况,从而防范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