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饮食|梨子偏寒 4类人慎食?中医拆解梨的4种好处 热底人最适宜

十号风球后,酷热的天气渐渐远离。一早一晚已经有了凉风吹送,开始有了秋意。其实早于8月8日已经是立秋,9月23日已经是秋分,代表开始进入秋天了。中国传统智慧是「不时不食」,秋天最当造的是梨,所以现在开始是吃梨的好季节。
梨中国古已有之,《本草纲目》称它是「味甘、微酸,寒,无毒」。在宋朝以前的医家都比较忌讳梨子的寒性,每次提及梨子都强调它偏寒,多食令人脾胃变弱、大便稀溏等毛病。但《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却为梨子平反,指出它4大好处:
1. 治风热
风热感冒,喉咙痛、喉干、发热,大便干结时。吃梨可以有清肺解热的作用。很多人感冒时怕吃水果惹咳,特别是怕吃橙。吃梨子就有益又美味了。
2. 润肺凉心
梨子甜美有滋润的作用。秋天为干燥的季节中,如果有口干舌燥、轻微咳嗽的情况,吃点梨子或是饮梨子水都会有帮助。平日如果饮水不足、熬夜烟酒过多导致心火盛易烦躁,都可以多吃梨子来缓解。
3. 消痰降火
中医认为痰有多种,如果是黄痰、或是黏于喉咙常常需大力清喉咙方可的黏痰,都可以利用梨子润肺清热的特质来去痰。除了吃梨子外,年老或体弱者更可以加入川贝粉来制作川贝炖雪梨,一来炖服可以缓解梨子的寒性,加入川贝又可以加强化痰的作用。
4.解毒
梨子性寒,如果本身热毒盛,例如大便秘结、易生暗疮、易喉咙痛,平日可多吃梨子来清热解毒。
《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子因病向某医者求医,医者表示病他的身体热毒之极,气血被热毒煎熬,三年后必生大疮而死。男子听后非常不开心,亦未有良法医治。之后他听闻茅山道士医术通神,特地赴茅山学道,但末提及治病之事。及后道士辗转知道男子的病况,笑道不需再学道,现在已可下山,日日吃好梨一个。如新鲜的梨子已过造,就用梨干泡热水,吃梨干饮饮子水,病自然就会好了。男士依法而行,一年后再见当年说他热毒之极的医者,发现男士气色上佳,脉像平和,病已痊愈。
吃梨要注意的地方
因为梨子始终性寒,因此一定要节制食用。例如以丰水梨、水晶梨、雪梨等中型大小的梨子来说,成年人一天一个就好。如果是韩国的特大型梨子如新高梨等,一天只可半个。小型梨如香梨,成年人一天2个也可。
梨子如果过量服用,易导致脾胃虚寒,易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胃寒者宜吃熟一点的梨子,寒性会减少。
以下人士尽量少吃梨子
.脾胃弱,一吃生冷东西肠胃就会不舒服
.手术后伤口未愈合
.哺乳期女性乳汁不足
.血虚易晕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