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补血安神比红枣更好 中医拆解3大谬误 1类人应少吃

荔枝季节作罢,又轮到龙眼季节。今年的龙眼又多又好,很多乡郊地带树上都是满满一簇簇的龙眼,大造时多得吃也吃不完,树主也懒得收采。
龙眼又称为「桂圆」,明代《本草纲目》也未见有载「桂圆」一名,应是明清以后才有的新名。龙眼有一个少人知的别名—「荔枝奴」,因为荔枝季节刚过,龙眼即熟,故被称为「荔枝奴」。在没有汽车飞机运输的古代,晒干寄往北方,北方人都认为是美食「以为佳果,目为亚荔枝」。
「一粒荔枝三把火」,相比起荔枝,龙眼虽然属于温性的水果,可是却「正气」得多。《本草纲目》:「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严用和《济生方》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其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
简单来说,就是味道以荔枝最好,可是以「补益」角度来看,龙眼的效果就更佳。因为荔枝属于燥热的水果,而龙眼则平和得多。而中医常用的补益方「归脾汤」,龙眼肉就是其中一味药材。古人认为龙眼肉比红枣更好,因为红枣易偏燥,反而龙眼较为甘润和柔。
龙眼的好处有什么呢?
1. 开胃益脾
龙眼味甘性温,有开胃、增强肠胃功能的作用。适合食欲不振,吸收消化力弱的人士服用。这类人士可食用鲜龙眼,因为干龙眼较难消化。
2. 养血
龙眼味甘,有养血作用。有贫血问题,或中医辨证为血虚的人士可用龙眼肉焗水,或每日食用少量干龙眼肉养血。
3. 养心安神
因为味甘养血,而且龙眼入心脾二经。可以养心安神,改善健忘、心悸等心血不足问题。
4. 安神助眠
龙眼养血安神,可以改善因心血不足,心神不安导致的难以入眠,多梦易醒的失眠问题。
关于龙眼的三大谬误
1. 孕妇不能吃龙眼
这个是听得最多的谬误,最初好像是从一些内地网站传出。行文都是一样的,大概是龙眼非常燥热,吃了就会流产之类。但事实上龙眼根本就不太燥热,而且更有养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的孕妇更有补益效果,不存在引发流产的可能性。
如果龙眼因为燥热就会引发流产,即荔枝比龙眼更为燥热,那吃了荔枝的孕妇不是更危险了么?而我们在临床从未见过有吃了荔枝龙眼而流产的孕妇,因此不要太过担心。
的确,如果孕妇本身属于湿热体质,易长暗疮、湿疹,大便不成形甚至黏马桶,的确不太适宜吃龙眼。因为太过温补会加重湿热,令宝宝的胎毒增加。否则一般孕妇吃数粒龙眼是没有问题的。
2. 生龙眼清热,龙眼干湿热
龙眼不论生熟,是属于偏「温」性的,生龙眼不会清热;而熟的龙眼会更温一点。原因是经过烘干/晒干,温性会加强,另一方面是水份被蒸发了,同样100克的龙眼肉,干的就是生的多很多,吃得多自然就易热气了。
因为龙眼糖份高,因此吃龙眼肉干时不要太贪吃吃不停,每天十多粒就好了。
3. 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
龙眼=桂圆。只是同物异名,都是同一种植物同一个果子。只是有些商家标榜连壳连核晒的是「桂圆」,不连壳晒,单拆出肉来晒的是「龙眼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