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针灸|手举不起未必是五十肩 浮针治疗解决手痛问题
滑雪是最容易受伤的运动之一。
李生趁疫情缓和外出旅游,急不及待再尝自己心仪的运动——滑雪。可是,他滑雪两周后经朋友介绍来了我诊所!

「你是怎样弄伤肩膊的?」「哦,我滑雪时不慎滑倒,下意识用右手撑地,就因为这个动作右肩膊疼痛厉害!」「现在你做甚么动作疼痛明显呢?」「我不能举高手臂,举高就痛!」
查找元凶
李生站着跟我做动作。首先是右臂前举,跟着把右手后屈到肩胛骨,都没有疼痛。再来就是横举外展肩膊。「有否疼痛呢?」「有呀!」我请他垂手再一次慢慢的举起让我看清楚。李生提举到水平及至水平多一点点便叫痛了,「啊啊,就这里好痛呀!」「慢慢的继续吧。」李生忍着痛楚,展现一副难看的面部表情来回应我的吩咐。他慢慢高举,过了120度,他说:「过了刚才那卡住痛,直举到天都可以。」
这个测试肯定了谁是「凶手」。
「你受伤的肌肉是岗上肌!浮针小菜一碟。扎针后你就不痛了。」「是吗?太好了!」我拿出浮针和进针器。他一看,惊讶地说:「哗,我以前针灸未曾见过这么大的针!」「对,浮针和传统针灸针设计不一样,因为要配合进针器,制成品大了一点,不过那都是为了进针减少疼痛而设计,放心吧。」
远程轰炸
我在他右手前臂扎了一针。「扎针痛吗?」「没想像的那么痛。」「对,针身过皮后是不痛的,进针位置在皮肤与肌肉之间那层罅隙叫疏松结缔组织,那里没有末梢神经,你不会感觉针痛。」他点头示意明白了浮针不痛之因,却好奇的问:「我前臂没事呀!」「对,这个是浮针的『远程轰炸』。」浮针的操作启动了有如电筒光的效应,凡照到的地方都产生疗效,不论远近。
经过一轮「扫散」及「再灌注」之后,我请李生自己再举手一次。他很小心地慢慢高举,差不多到水平位,他再没有用面上疼痛的表情回应我。他继续慢慢高举超过水平位置的120度…130度。「不痛了!」「对呀,你现在可以直举上天,卡住痛消失了。」他开心地叫:「太好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