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离世|记录共同回忆有助走出哀伤情绪 朋友有什么话不应向主人说?
最近一出日本电影《好狗不见了Haw》,十分疗愈心灵,能为失落人奉上最温暖的阳光。电影讲述男主角与爱犬,两个曾被遗弃的灵魂渐渐为对方打开心扉,成为影形不离的伙伴,但爱犬却意外走失…让我回想起一位病人曾向我请教如何减退失去宠物的负面情绪:「我朋友养的家猫最近离世,他这阵子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并多番拒绝出席朋友聚会。看见他的情况我十分担心,我应该如何帮助他从负面情绪中快速恢复,走出失去宠物的伤痛?

电影《好狗不见了Haw》剧照
相信每位主人都视宠物为自己挚爱的家人。面对宠物辞世,这个打击实在难以承受,主人该如何面对失去宠物的哀痛?作为亲朋好友的你又该如何帮助主人走出哀伤?
「只是一只宠物,再养另一只宠物便可以了,别太伤心。」这句说话对主人来说有如锥心之痛。作为主人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应先理解宠物对主人的角色,牠对他而言不止是陪伴的角色,更可能是心灵和情绪的依靠。主人可能会有失落、内疚、难过、心痛等情绪,当朋友不明白自己的伤痛而无法配合适当的情感去作出安慰时,当事人难免会感到自己的感受不被认同,甚至怀疑是否不应在人前坦露真实的感受。
朋友唯一可做的是「陪伴」,不论说多少安慰的说话,也无法令朋友变得开心,因此不必对自己抱有如此苛刻的期望和要求。许多时,失去宠物的主人需要告诉别人自己有多失落,失去的宠物对他的人生有多重要,他和宠物过往的经历是怎样。他们希望你可以明白他的伤痛,此时「同理感」是最大的帮助,明白他的伤痛,让他分享伤痛的感觉,从而抒发情感,有助推进他的哀伤历程。

「我很好呀,我没有难过。」那位病人向我诉说,他的朋友在装作坚强。失去宠物时,有些人会选择逃避,不敢接受这个残酷现实,没法正视自己的低落情绪,甚至利用酒精或软性药物等来麻醉自己。其实,生老病死是宠物的必经阶段,主人最重要的是接受宠物已与世长辞的事实,并勇敢地面对和肯定自己哀伤的情绪,接纳自己强烈的失落情绪、茶饭不思和没精打采等正常的哀伤反应;坦诚面对负面情绪后,找一个情绪抒发的出口同样重要。当人无法宣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犹如火山爆发般,让人彻底地精神崩溃。因此,主人可尽量向值得信赖的家人或朋友寻求协助,向他们倾诉,从中得到力量和陪伴,让负面情绪得到纾解。
宠物离世后,一般主人也会为宠物举办告别仪式。主人可以在告别时多向牠表达一直以来的感受,例如向牠说谢谢,谢谢牠的不离不弃,成为自己的心灵伴侣。与牠道别后,将你们的关系好好保存在心里;主人亦可让爱延续,种植盆栽以纪念牠的生命、将牠的骨灰制成项链、将牠的一事一物摆放在家中的角落,定时地思念牠。
有些回忆在脑海中会随时间而渐渐忘记,主人可在每天特定时间,譬如抽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将与宠物的共同回忆和点滴写下。与宠物相伴的时刻都是美好且快乐的,将回忆记下来,细细地怀念最美的过往,例如你们初次相遇时的画面、你们最愉快和难忘的经历等。在记录过程中,如有需要可安心地放声大哭,让自己的情绪有个出口。

宠物突然离世,难免会感到遗憾,例如还未和他拍全家照、未到什么什么地方游玩、还未尽力地对牠好等,这些想法都是很自然,但若过度盘旋在这想法的漩涡里,反而会令主人更深地陷入负面情绪当中。若是挑剔,很多地方也有进步空间,但总要接纳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限制和不完美。与宠物的相处未必是最完美,但你们曾经也有很多美好和幸福的回忆,这些便很足够,好好地保存这些回忆在心中,宠物亦不愿想看到你抱有遗憾和难过的样子。
正如英女王的语录:「悲伤,是我们为爱所付出的代价!」失落、内疚和难过的情绪无非是源于爱与不舍,好好地抒发你的负面情绪,才能学会接受。若世间上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们更应对每一次相遇珍以重之,能够与对方相爱、相遇相知、相濡以沬十分难能可贵,已不枉此生。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爱,然后好好地领悟如何拿捏人生「甜」、「苦」、「甘」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精神科专科医生—沈君豪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