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10 大入学问题|移英读几年级?可唔可以留班?课外活动点收费?

近日跟不少香港朋友倾开,对于小朋友来英入学原来都有好多误解,趁住 9 月学年新开始,就以下 10 个常见问题分享一下。不过,英国地方大城市多,唔同 Council 的做法或有出入,因此只是一个概括的分享。

1. 小朋友今年来英应该读几多年级?

这是最常问的问题。英国公立学校一般根据出生日期收生;出生日期由一个年度的 9 月1日至下个年度的 8 月 31 日为同一学年计。以往,港妈爱把小朋友变「大仔」,例如本来 2008年10月出世的,于2022-23 学年应该升中三,却刻意让他们变「大仔」读中二。而一般来说,香港的学校对于年龄无大所谓,一班中有「超大仔」有「细仔」亦好常见。像以上例子,2008 年 10 月出世的港孩就算香港只是完成中一,来到就要读 Year 9 (中三)了。附 2022-2023 年度入学年龄表作参考对照。

2.  担心小朋友英文跟唔上,可以要求读低一级吗?

好多妈咪惊小朋友英文跟唔上,又或者 7、8 月出生是这里的「细仔」,大多想孩子 repeat 一年准备好啲,但英国公立学校普遍都唔会受理,因为英国学校就算成绩唔好其实都唔兴 repeat。反而如果学校发现小朋友跟唔上,会有特别安排协助小朋友学习。虽然我亦听过有个别情况可读低一级,但并不常见。

3.  几多岁来英读书最好?

这个问题几因人而异,小朋友越细当然越易融入,但中文可能唔太识,唔同家长有唔同选择。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稍差的 timing。例如小朋友已经 16 岁,在香港可能读完中四,但此时来到英国已经是 Year 11 (相等中五),好多学校其实都唔会收,反而建议你读 Sixth form 中六再自修考番 GCSE(等同香港以前会考) 英数两科,又或者直接上 college。但对于只完成中四程度的香港学生来说,直接上 Sixth form 可能比较吃力。当然读私校还是可以入读 Year 11,但要立刻追赶考公开试亦唔容易。

另外,小学鸡想赶得切公立中学派位,最理想是 Year 6 九月开学时已顺利入学,这样就可以赶及 10 月31 日前参加派位,入到心仪中学的机会自然比插班大。

4.  读 College 系咪要俾学费?

英国推行免费教育至 19 岁,因此很多 19 岁以下青年入读 college 仍然不用交学费,公立学校两年 sixth form 课程亦毋须付学费。

5.  插班时间有无限制?

基本上任何适龄儿童,council 都需要安排学位,这样看,插班时间是无限制的。以同一区来说,一般小学多中学少,因此要插班中学肯定比小学难,如果小朋友已达 Year 9、Year 10 之龄,又想派到又近又好的学校难度就更高,最好预松时间。

6.  Good VS Outstanding School

香港有 band 1至 band 3 的中学排位,英国只有由 Ofsted(英国教育、儿童服务及技能局)评核的 Outstanding、Good、Require Improvement、 Inadequate 四个级别。评核的范畴包括教育质素、学生行为表现态度、个人发展、学校管理等。要留意,学校公开试成绩基本上无直接纳入评核,因此 Outstanding School 公开试成绩不一定比 Good School 优胜。另一点需要留意的是,有些评核已经是6年、8年前做,唔 update 的评核某程度上未必反映到学校现况。

7.  应该揾屋先定揾学校先?

香港朋友的两难︰揾到屋租近心仪学校又惊学校无位,问到学校有位又未必同区揾到屋。只可以说,如果要求只系有书读,一定系揾屋先;无屋企地址,连报学校第一步都无法开始。而且只要你唔嫌远,有些中学是唔介绍收跨区学生的,大前提系仲有无位。

8. 学校 Oversubscribed 系咪完全无机会?

学校已经 oversubscribed 满额是否表示无机会入读呢?其实不一定,试过有 oversubscribed 的学校突然有某个年级的学生退学,就有位置腾出,而 year 7 有位又不代表 year 9 有位。我认为如果是心仪的学校,绝对值得照报,甚至试下 appeal,如果原因力度够强,学校也会取录,我儿子正是 appeal 入现在的天主教中学。

9.  想入好中学必入联系小学?

对,由于英国小学没有呈分试,中学派位不看成绩,基本上联系小学的学生是可以直上联系中学的。由于中学每级班数人数比小学多近 4 倍,每班人数亦比小学多,因此一间中学通常可容纳 2 至 3 间联系小学学生及其他学生。如果小学  Ofsted 的评级唔太好,但却可以直升港妈口中的 band 1 中学,唔少人都会拣先入呢间小学。

10. 学校有无课外活动?要唔要收费?

以小学为例,小儿子的学校每个学期都有 4 至 5 项课外活动可以登记参加,而基本上都是不收费的。课外活动包括足球、射箭、板球、体操、跳舞、烹饪、手工艺、读书会等。

中学一般以学会形式,情况同香港中学差不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