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药物名册|限米煮限饭 港人年均只有万零蚊药费可用

有看TVB《白色强人II》的朋友,一定每集都听到「药物名册」,剧中郭晋安饰演的「明成北」院长,不断推动「全面开放药物名册」,这更成为了他在院内政治角力的筹码,「连世卫都赞成」云云。

剧情当然不必深究,但现实是,世上并不会有任何政府有能力「全面开放药物名册」。当中的关键在于,很多新药的药费,都贵得令人咋舌。

以本港为例,医管局自2005年起实施药物名册,官方宣称的目的是「透过统一公立医院和诊所的药物政策和用药」。实际上它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些新药贵得惊人,必须限制使用,不能每种新药都由医管局付钞。限米煮限饭,其实并没有错。

新药有多贵呢?以剧中强调的罕见病药物为例,其中一种罕见病「脊髓肌肉萎缩症」,新药在数年前面世,病人要用药的话,第一年药费约港币600万元,之后每年100万元。这病在本港有数十名成年患者,全数由医管局资助用药的话每年就要数千万元。无疑,医管局一年经费有800亿,但要照顾700万人,其实每名市民每年平均只有1万多元可用,一位病人用去100万,数字上就代表有99名市无钱可用。

数年前香港大学的研究发现,本港每67人之中便有1个患上罕见病,总数约11万人。当然,大部分罕见病至今还没有针对性药物,但可以预见,未来有任何罕见病药面世的话,都会是非常昂贵。更遑论若「全面开放药物名册」的话,一些治疗癌症的新药,标靶药、免疫治疗药物等,都要由医管局全数负担,这更是天文数字。

罕见病药物应否纳入药物名册,一直是近年争议。但莫忘记,由医管局付钞,等于是市民付钞,到时又会引起另一些争议。所以,看剧就看剧吧,唔好谂太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