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轮候】高尔夫与公义

粉岭高尔夫球场部分用地收回改作发展公营房屋,是这几年的话题。政府已接纳将粉岭高球场其中32公顷土地建公营房屋,余下140公顷土地则继续用作高球场。该32公顷土地现正以每年1元象征式租金续租至2023年,余下140公顷则以1,000元象征式租金续租至2027年。

这事后续如何,2027年后是否全幅土地收回,仍是关注焦点。我个人并不希望粉岭高球场变成公屋,事实上通往市区的交通会是大问题。我只是看到高球场近日推出生态广告,又推出开放日「救亡」,想起了一些往事。

我其实是在粉岭高尔夫球场长大。我从前住的地方,是上水一间村屋,大门和高球场铁丝网围栏只有数十步距离。我从出生起已住在这村屋,所以由几岁开始,都会经常跑进球场里玩。那里有大草地,有白千层树林,有池塘……不过,也有危机。

「危机」就是一群驾电单车,负责高球场巡逻工作的保安员。每当我们在球场内玩,听见远远的电单车声响,便要急急脚逃跑,所以我们进去玩一般是赤脚,以免逃跑时遗下拖鞋。那年代物资非常珍贵,拖鞋是硬胶,要穿很多年的。

但保安员很恶,即使我逃回家中,他们也会跑到大闸外大骂,说要拉我到差馆。我当然躲著不出,但也会吓得发抖。

然而,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幅地其实并不是高球会的私有土地。不但不是私有,而且是我们这些纳税人「资助」他们用这幅地,以及出粮给这班喊打喊杀的保安。因为正式来说,偌大一幅地,政府应以天价租给他们,而不是变相用公帑补贴。再民粹一点,就是没理由用老百姓的血汗钱,补贴有钱人去打高球。

那么,若改为3,000万元一年租金,不收回高球场土地,又是否行得通呢?似乎可以考虑,但并非我能决定。我只是想说,时移势易,高球场和所有事情一样,必须作出转变。香港变了,俄乌战争后世界也会变,高球场哪能不变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