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印度美食|咖喱系释迦牟尼修行时食嘅酱汁?印度从冇一道菜叫做咖喱?
咖喱,风行全世界,大如元宇宙。
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星马、缅甸、日本、台湾、香港、英国、美国、澳洲、新西兰……甚至中东、非洲等地皆有。然而,追本溯源,咖喱源于印度,但印度却从冇一道菜叫做咖喱,到底发生咩事?

泰国咖喱炒蟹,加咗鸡蛋和椰奶做酱汁,惹味非常。
从印度出发
各位同学,今堂讲咖喱。咖喱可真厉害了,追寻佢嘅足迹,可以从印度出发,跨越重洋去到英国,再传遍欧洲大陆,再由欧洲散播到美洲、非洲,绕了世界一圈,又返到亚洲,喺东南亚、日本等地落地生根,最终遍布全球,仲因地而变,慢慢成为唔同地方各有唔同口味,终成地球界食物。传播之广、影响之深,几乎冇一种食物可以相比。

五颜六色的印度咖喱,各有不同味道,睇见流口水。
又关佛祖事
咖喱最初嘅模样,到底系点嘅呢?咁要返到好耐之前嘅印度,当地民间,有个关于咖喱起源嘅口耳相传故事。传说话早期印度人认为猪肉有阵味,羊肉又膻腥,加上佢哋奉牛为神明,唔会食牛肉,于是近乎无肉可食。后来,印度人发现释迦牟尼修行时,会煮一种酱汁嚟食,呢种酱汁系将几十种香料放入锅内熬煮而成,味道浓烈复杂,可以盖过猪羊嘅膻味,大家于是照办煮碗,后来更成为印度人的日常料理。但系,咖喱并唔系菜式名称,系一种烹调方法,名称起源,普遍认为源自香料(karileaf),不过最多人接受嘅讲法,系来自南印度坦什米尔语kari,意思即系综合各种辛辣香料所烹调而成,带有酱或汤嘅意思。

星洲冇星洲炒米,呢个落咖喱炒嘅米粉,系香港人发明。
英国人疯传
本来呢种烹调方法,只系存在喺印度本土。到咗17世纪,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大量香料运回英国本土,「咖喱」呢种综合香料调制法,开始喺英国流行。19世纪,英国人已经识得将香料同奶油混合,调制成杰挞挞咖喱酱汁,用嚟煮菜煮肉,甚至煮汤。由于合成咖喱嘅香料超多,动辄就有姜黄、芫荽、干辣椒、丁香、肉桂、茴香、肉豆蔻、黑胡椒、辣椒等等,为咗方便使用,就有英国公司首创将所需香辛料磨成粉末,简单方便嘅咖喱粉,乃应运而生,亦快速助长传播普及,咖喱一下子传遍整个欧洲。

日本咖喱会落水果嚟煮,味道较甜,别树一帜。
重返亚细亚
后来,咖喱又随着欧洲人全球殖民,再传到中南北美、非洲大陆及亚洲各国。像日本,早在大正时代开始接受欧美饮食文化,1860年,明治维新启蒙之福泽谕吉,喺佢翻译嘅《增订华英通语》辞典中,首度出现了咖喱(curry)呢个辞汇,可说系第一个将咖喱引入日本嘅人。至于香港,当然系1842年,随着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大量印度人随英国人来到香港当兵或经商,咖喱开始喺驻港英军军营嘅食堂及餐厅出现,逐渐传到本地民间,发展成今日嘅港产咖喱文化。咖喱始于亚洲,浪游欧洲,传到美洲非洲大洋洲,兜咗一大个圈,最后又传返亚洲,真系名副其实嘅世界美食啦!

坊间有大量即食咖喱供应,想自家煮冇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