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你点分自己是寒底定热底?

初读中医,读到咳嗽一门,有老医师跟我说古谚有云:「入门闻咳嗽,医生眉头皱。」因为咳嗽难治,五脏六腑均可致咳,尤以体弱者如长者及小孩特别难治。不过去到临床,有个问题比治咳嗽更难,每次被问脑袋都会停顿半秒,这就是
——「我是寒底定热底﹖」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一直都说中医分寒热,知道自己是寒底还是热底对平日养生饮食非常有用。可是也是一条极难答的问题,它的难度就如: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无间道》的陈永仁(梁朝伟饰)反问心理医生你觉得我是好人还是坏人,体质和人性同样复杂)(网上图片)
大部份人属混合体质
对了,你觉得陈永仁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当时连他自己也搞混了。其实一个人寒底还是热底,跟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真是非常接近。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正如一个人很难是彻头彻尾的热底,或是彻头彻尾的寒底,绝大部份人都是寒热错杂的,部份脏腑寒、部份脏腑热。
最常见的例子,一个人又喜欢吃煎炸香辣、食欲极佳,消化能力亦强;可是同时又有鼻敏感问题,怕风,天气一转变就流鼻水。他就是一个胃热夹肺寒的体质。那你说他是寒底还是热底呢?
九型体质更贴近现实
更多时候,中医九型体质的分型更贴合现实情况。因为不少人的体质,寒热没有明显的偏向,反而是气郁、瘀血等成因引起,说他是寒还是热都不合适。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临床上,很多人不是单一体质,而是2种或以上的体质混合而成的。
而中医治病看人,根据不同学派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经方派的思路就更不一样,以六经来辨证,跟大家平常理解的脏腑就更不一样了。
感冒时较难分辨体质
这样说难道要学了中医才可以问问题?当然不是啦!医师都会很乐意答大家问题,不过如果是感冒期间,就真的比较难分辨本身体质的寒热,往往感冒征状退却后才能断定,想知道个人体质的话,最好在非感冒期间就诊呢!
中医看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寒底热底只可作参考,怕热不一定是热底,怕冷也一定是寒底。因为中医还有虚火的概念,有机会再和大家阐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