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腰痛痛出肾衰竭?

以下是一则临床分享,与中西医临床诊断高低完全无关,类似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形式的治疗体系中,只想借此带出一些议题供大家反思。

Z先生,五十多岁,从事文职,有健身和跑步习惯。大概两个月前患上了新冠肺炎。在一次轻微咳嗽后腰背痛、双腿乏力和开始脚肿而向某医师求医。

医师问诊后告之是腰椎第四和五椎间盘突出而导致神经根受压,腰痛和脚肿也是这样造成,需要立刻手力复位。

复位后症状没有改善。他找我的时候已需要用拐杖辅助步行。

查询病历下得知原来他在患上新冠肺炎前体能已不知何解开始减弱,每次做健身和跑步好像呼吸不太畅顺,有数次甚至胸口有挤压感,双脚越来越乏力,容易疲劳,他形容自己好像怎样也「操不起」。

临床检查发现Z行动非常缓慢,上落病床显得乏力。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没有明显激痛点和形变。下肢水肿却严重,神经检查发现下肢局部肌力受损。

随后安排了腰骶椎X光检查和验血化验。结果是腰骶椎椎间隙轻微退化、肾功能受损迹象和贫血。

有言「西医治病,中医治人」,亦云「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想了很久也搞不清楚这些言论对行医治病有什么实质意义。

我报读过不少中医或与中国哲学相关课程,也不乏与中医交流和合作的时光。以我的经验,西医临床病历询问、检查和诊断的逻辑推论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各有千秋。中西医同样也治人治病,临床上也可灵活地互为体用、携手合作。

我认为行医随了技与艺的精进之外,更要紧的要有五颗心:惊心 (即「一步一惊心」,如履薄冰,步步为营)、爱心、专心 (对病人和自己的医术) 、直心(勇敢地直接针对问题,不被自己或病人的情绪影响判断)和宽心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做学生的时候,临床导师教导:

(一) 行医紧记「合情、合理、合法」,无往而不利。

(二) 临床遇见"Yes" 或"No"的问题时,那便"Yes"  (意义大概是「做胜于不做」,但能会心微笑的相信只有行内人)。

(三) 临床疏忽遗漏虽然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可从每天自我反省和谦卑中得以改善。

没有完美的医者,没有完美的医术,更没有分东南西北的心。祈求有志者能从遗漏之中检讨和学习,每一刻做好一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