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不要再「书生抗疫」
特区政府在整个疫情期间,十分倚重专家意见。市民什么也不懂,当然只有信专家。传媒更不用说了,专家说一句,就可以做大标题。所以,专家的意见一直担当重要角色。
但市民也不是小动物,当专家的意见出现混乱时,市民先是不知所措,继而就会疑,甚至反感。
例如有专家说,长者将来要打第四针;另一位专家立即说言之尚早。
有专家说推算本港有350万人已感染;另一家大学的专家却推算出250万。
A专家说可以放寛防疫措施,恢复晚市堂食;B专家却说未到时候,要小心疫情反弹。

还有,当政府委任的防疫专家公开撰文或表达意见,却和政府的思路不一致的时候,就更混乱了,我们不知谁对谁正确,因而只会对防疫的忧虑更甚。
当然,专家不是政府喉舌,有自己的专业意见是很正常的。不同专家看法有别,甚至统计工具不同而令结果出现差异,也是很正常的。可是,以上都只是停滞在学术层面,讲得坦白点就是「书生抗疫」,只把自己的一套学术理论或分析结果搬出来告诉普罗市民。既然理论没有错,分析的方法又符合学术,把结果告诉市民——就是正确做法了?
我讲讲作为一个市民的感受吧。天天听著专家的不同意见,除了媒体会比较兴奋,我就只有惊。专家讲一个自己推算的数字,跟著就建议政府放寛外国入境、调整社交措施,但政府仍要「睇定啲」……双方都没有错,但若问,这对市民抗疫有什么帮助?能稳定民心吗?实在看不到。
我和很多市民一样,疫情初期当专家是神,但到了今天,网上已有不少对专家们厌恶的情绪。这可能是专家们自己造成的。
专家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委任,另一种是本身学科和疫情相关,但没获政府委任。但你们可否有一些共识,不要把抗疫变成自己争取学术光环的战场。两种专家加起来都不够十个,大家协调一下,才发表有可能影响市民情绪的看法,不是难事吧。
最Hit
港妈兼职意外曝光「职业粉丝」价目表 时薪$60只是入门价?斋坐都收3位数 原来入行要先「交功课」|Juicy叮
2025-11-16 13:00 HKT
运动会射箭表演恐怖意外 女生遭射穿面部
2025-11-15 12:34 HKT
35岁「多仔婆」女星罕谈性生活尺度惊人 大爆富商男友床上尴尬表现 自揭床事频繁非自愿
2025-11-15 10: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