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食|银针粉即系狗仔粉?点解又同老鼠有关?

旧时上茶楼,有冇见过呢个情景?

点心阿姐推住点心车,远远传嚟呢种叫卖声:「好靓银针粉……好靓鲜虾银针粉……」

人随声望,只见一个个半圆玻璃罩,盖在碟上,十足太空人的头盔,让小朋友充满幻想。玻璃罩内,挤满密麻麻的炒粉,两头尖,中间肥,像沙甸鱼般逼到实,伴着黄色的鸡蛋丝、红色的萝卜丝、绿色的葱丝,还有肉色的鲜虾,五彩缤纷,构成童年美味的回忆。

银针粉可以放汤可以炒,炒的可加蛋丝、叉烧丝、虾仁等,十分香口。

鲜虾银针粉

央求老窦,截住阿姐,叫来吃,阿姐小心将玻璃罩揭开,粉条已被压成坚实半圆,丝毫不变,用匙羮挖一片到碗中,舀一匙来吃,炒过的粉条,烟韧弹糯,带镬气香,夹着蛋丝的香、虾仁的鲜、萝卜和青葱的甜,吃得人满咀香馥,耳仔都郁埋。如果你,都有以上的回忆,那阁下的年纪,一定有番咁上下。皆因鲜虾银针粉,近年已绝迹茶楼,想找她的身影,只有到某些老字号街坊粉面厂,买一斤半斤回家自己炒,方能解相思之苦。

两头尖,中间肥,你话似针定似老鼠。

唔系狗仔粉
或许你会话:「近年唔系开番好多狗仔粉舖头咩?狗仔粉咪即系银针粉啰!」

如果你咁讲,就证明少年你太年轻了。狗仔粉,岂是银针粉?起源、材料、做法和味道,全部皆不相同。狗仔粉出现于战后香港街头,那时百废待兴,满街穷人,志愿机构派发面粉予以救济,人们沟入粘米粉,以热水冲开,随手搓成两头尖的粉条,放入汤水煮熟来吃,腍劈劈,劲嗦汤。由于面粉乃救济之用,故称之为救济粉。又由于「救济」与「狗仔」谐音,加上搓出来的粉条,像极狗仔尾巴,慢慢狗仔粉之名,不踁而走,跑赢救济粉,成为主流。更有些人下点菜脯,加少少猪油渣,沿街叫卖,狗仔粉乃一跃成为庶民廉价美食。

台湾及福建人,叫佢做米苔目,盛产稻米的台东,也是米苔目重镇。

传统客家味

至于银针粉,其实是客家传统食物。源于广东梅州大埔一带,该地客籍农民,每遇谷物丰收,便将余米磨成米浆,蒸熟做粉团,再用通窿器皿压出一条条头尾尖、中间粗身的面条,吃来烟韧爽弹、米香浓盛,无论炒香或汤煮,同样美味。放汤会下冬菇、虾米、肉丝等。炒则以肉丝、蛋丝、菇丝配衬,十分可口。这传统食物,随着客家人飘洋过海,四处生根。福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都见到她的踪影,不同地方,又有不同名字。香港叫做银针粉,取其形状像针。星马则称老鼠粉,也是因为两头尖、中间肥,像老鼠的形状而得名。台湾和福建,则唤作米苔目或米筛目,产米闻名的台东,也成了米苔目重镇。无论名字怎改,银针粉一样受欢迎,且已融入回忆,成为经典美味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