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谜样美食似毛巾?当地人最爱injera

        以前提起埃塞俄比亚便会想起饥荒,其实当地闹饥荒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现在的俄塞俄比亚,虽然说不上十分富裕,但大部分人也得到温饱。数年前到访,深深感受到当地人纯朴而友善,以大约一蚊港币的价钱在路边小店喝手冲咖啡,已足够乐透半天,面上总是带著笑容。埃塞俄比亚人每天也喝咖啡之余,还会吃一种叫injera的食物。在香港,不少咖啡店都有采用埃塞俄比亚咖啡豆,但即使寻觅到非洲餐厅,也未必吃到injera。

当地人家家户户也会做injera!

        去到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天,便已经接触到injera。Injera对于埃塞俄比亚人来说,就如我们的饭。所以,在五星酒店餐厅也好、地道餐厅小店也好,一定看见它。外型像块薄毛巾的injera,其实以苔麸磨粉做成,十分健康。入口的口感松软,似热香饼,而味道竟然有点像童年小吃白糖糕,微微带酸。配合牛肉、鸡肉和大量浓味酱汁一起吃,其实不错,只是吃不惯。浅尝可以,一日三餐的话,自问融入当地文化的功力未够深。

沾了灰尘的牛肉injera,当然用手吃也够地道。

         印象最深刻,有次到当地人家中作客,全部人于露天地方席地而坐,当主人家端出自家烹调的injera并将它连盘大大力放到地面时,旁边的灰尘有如核爆烟灰般升起,再降落到injera当中。Injera捞尘,因为礼貌关系,我也吃了一小块。家常口味的确比餐厅的美味,但一块就够了。不过,当看见旁边同行的香港友人不断吃之余,还吃得津津有味,我认输! 

    在埃塞俄比亚,其实有不少靓景和靓装餐厅。

不想吃injera可以吃意粉,不过即使加上肉酱,味道也是偏淡。

         不想餐餐吃injera,还可以吃意粉。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陆上唯一曾经战胜意大利的国家,没有被意大利殖民统治过,却学会做意大利粉。不过,别太快高兴,埃塞俄比亚的意粉偏淡味,而且有比较就有伤害,比起以往在任何地方吃过的意粉,埃塞俄比亚意粉算低分。这时,便会想念起injera。其实,回到香港后,偶然还会想吃一口injera,怀念那份味道带来的回忆。

在湖区可以品尝到炸鱼,埃塞俄比亚的天然资源其实不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