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报的英国学校超收了,还可以尝试上诉!

知道有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在 4 月出发来英,未出发,先是希望可以尽快租到屋,从而有地址报学校,同时又已担心学校已经超收,小朋友要跨区返学。

事实上,英国学校超收 (over-subscribed) 已经不是今时今日的事,加上香港小朋友来到都是插班生甲,早在去年中,我为儿子报学校时已经情况严峻,读小学的还好,报选的 4 个选择中派到一间,读中学的哥哥就比较麻烦了,区内的学校都已经无位,要么跨区申请学位,要么便是提出上诉 (appeal)。

英国公校有一个 appeal system (上诉机制) ,当学校拒绝申请时,家长是有权进行上诉的。我们这区上诉是直接写request appeal letter 去学校,有些地区则是透过 council 网址申请。之后,appeal 小组会安排一次 zoom的聆讯,过程十足上庭。我预早收到校方的文件,十几页纸有很多数据,包括每级人数、学生老师比例、学校大小班房面积、公共空间比例等,以数据表示学校已达 full capacity。到 appeal hearing zoom meeting 当天,在场的包括家长、校方代表、3 位来自不同背景的独立委员,我那天的委员们包括一位大状和退休校长。一开始由校方代表重点阐述收唔到贵子弟的原因 (亦系 data 晒冷的时候!),然后是家长向校方提问,再由委员提问学校。校方部分完成,来到家长希望学校收取孩子的理据 (这个一定要提前准备,简单而清悉的逐点表达),待校方代表和委员再次提问家长后,就到最后的结案陈词。

Appeal hearing 近一小时,结束后,几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委员会庭后商议,作出判决,而他们的判决学校是必需接受的。很幸运,委员最后裁决我们胜数,终于两兄弟都齐齐在本区有学返。我欣赏这种机制,因为被拒都有自辨的机会,可以表达更多自己的情况及困难,整个过程没有一点火药味,反而颇有人情味,只要委员认为学生的需要凌驾学校的考虑, appeal 成功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家中孩子需报读中学,要留意有些地区部分学校是透过 council 申请,但亦有公校中学是自行收生的,换句话说,家长需逐间学校填写不同表格申请,一般学校于该年级有位都会收生,而不需要面试考核学生一番才收取﹔如学校超收未能给予学位,也会根据住址距离、宗教信仰等因素把学生分类到不同的 waiting list。最后附上 2021-2022 入学年龄与年级对照表给大家参考。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