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责 - 重阳扫墓 形式其次 | 李丞责博士玄学信箱
问:李博士你好,今年重阳节有老人家因病入院,未能同往扫墓,心里很是不安。请问如果重阳节无法扫墓,有没有其他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今年的重阳节在2025年10月29日(本周三,农历九月初九日,乙巳年庚戌月己卯日)。这一天,自古被视为「九九重阳」,因「九」在《易经》属阳数,两九相重而得名。古人相信此日宜登高避祸,并藉登高怀远、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怀。
重阳节的意义,除了祈福辟邪,也逐渐延伸为「敬老节」,倡导孝道,关怀长者。这与「登高望远」背后的「敬天法祖」精神一脉相承。很多人选择在重阳扫墓,正是把登高与祭祖结合起来。
如无法亲临扫墓,亦毋须不安。中国传统强调「诚敬在心」,形式其次。若不能扫墓,可在家中简单设案,摆放清茶或鲜花,焚香一炷,心中默念思念与祝福,即可传达诚意。亦有人在祖先生前喜爱的地方静坐片刻,忆念旧情,也是一种「遥祭」。
若老人家住院,更应以孝养为先。古训有云:「百善孝为先」。能在重阳陪伴长者,关怀照顾,正是最契合节日精神的行动。对祖先而言,子孙安康、相亲相爱,才是最大的告慰。
在古代民俗里,重阳还有一个俗忌:「重阳若遇无雨,主来年旱灾」。虽然这是农业社会的天象观,但也提醒我们重阳不仅是祭祖,更与自然节气相连。
总结来说,重阳节是寄托思亲的日子,但真正重要的,不是必定去墓地,而是子孙能否怀着一颗敬祖念亲的心。诚心诵念,便是最好的祭奠。
丞责全新运程书《相马伯乐》已正式上市,本书最后附「小通胜」,详录全年二十四节气、红白二事宜忌、择日吉凶,助读者掌握趋吉避凶,安排行事更得心应手。
著名玄学家李丞责博士逢星期一为读者解答风水玄学问题;欢迎电邮至[email protected],标题请注明「头条日报专栏读者发问」,李丞责博士会抽签回复。
李丞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