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浔远 - 忽视岂止伤关节 长期痛风易坏肾 | 中大说中医

转季天气改变,不少疾病都特别容易复发,好像十分常见的痛风便是一例,除了春季,秋日是此症多发的季度。患者宜加倍小心调护,早作改善,以防病情加剧,长远有损肾功能。

文:蔡浔远 部分图片:资料图片

痛风在中医属「痹症」范畴,具有多并发症、病程长、发作剧烈等特点,且痛风目前无法治愈。以春秋季节多发,半夜起病较多。临床上以痛风性关节炎最为常见,病因是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中沉积,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主要影响跖趾、跗跖、踝、膝、指、腕、肘等关节,表现为关节局部皮肤红肿、发热、疼痛,痛势剧烈,常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痛风石的形成,久之可导致关节僵直畸形而引起功能障碍。

  长期痛风患者约三分一有肾脏损害,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包括:

1. 痛风性肾病

  青春期后血尿酸逐渐升高,但无症状,约85%患者在30岁后发现肾脏病变,约5至10年后肾脏病变加重,晚期约17%至25%死于肾功能衰竭。原因是尿酸盐在肾组织中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肾小球纤维化及硬化。

2. 尿酸性肾结石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40%可发生肾结石,而在尿酸排出量正常时,20%发生肾结石。

  由于尿酸比尿酸盐溶解度低,结石成分84%为单纯尿酸。较大的结石阻塞于输尿管及肾脏,引起肾绞痛及血尿,或继发性肾盂肾炎,巨大结石可导致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积水。单纯的尿酸结石X线上不显影,只有合并钙盐时X线上可见结石阴影。

3. 急性梗阻性肾病

  见于血尿酸和尿酸明显升高时,如放化疗之后突然起病,由于大量尿酸盐结晶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沉积,使尿流阻塞,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注意饮食上宜忌

  为甚么现在痛风病人多了?除了遗传因素外,与生活因素也分不开,高热量、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加上过度的摄入,让不健康饮食成为痛风的重要诱因。建议患者饮食上需注意以下宜忌:

‧多饮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水,少喝浓稠的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因为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清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清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尽量均匀饮水,每小时一杯。

‧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品: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食物的三大营养素要按照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蛋白、低脂肪的分配原则进行搭配;鼓励多吃富含维他命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多吃蔬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他命C及增加纤维素。适量食用富含蛋白类的食品,例如鱼、鸡蛋、牛奶等。

‧防止高血脂:高血脂不但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可引起代谢障碍,影响尿酸排泄减少而患痛风。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少食动物内脏、鱼类和嘌呤含量高食物:例如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鱼虾、菠菜、豆类、蘑菇等,花生也应少食。

‧禁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与海鲜不能同食,如同食只要时间一久,往往就引起嘌呤排出减少而引发痛风。不要酗酒,尤其是要禁饮啤酒,因为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起居生活调摄重点•

‧少用刺激性调味品或香料:例如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会诱使痛风发作。

‧控制体重防过胖:因为肥胖多由于饮食不合理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而引起,而控制体重要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主。

‧防止受寒及过劳: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

‧适度锻炼:运动要适宜,防止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适度的体育锻炼包括散步、慢跑、 骑自行车、游泳、耍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心理调节:尽量克服因疼痛和运动受限而出现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烦闷失眠等情况,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境。

香港中文大学
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注册中医师
蔡浔远
 

吃蔬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
吃蔬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

 

多饮清水可稀释尿酸,加速排泄。
多饮清水可稀释尿酸,加速排泄。

 

痛风石的形成可致关节痛及令活动受限。
痛风石的形成可致关节痛及令活动受限。

 

蔡浔远医师
蔡浔远医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