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恩 - 风更 | 重中之重

  「桦加莎」以排山倒海之势吹袭香港。上班一族、学生都停工、停课,当然纪律部队和一些公务人员就要继续紧守岗位。笔者任职传媒时,每遇台风便是最忙碌的日子,在互联网络、多媒体还没蓬勃的年代,电台广播几乎是提供风暴消息的唯一途径,那个年代当风更要跑到天文台尖沙咀总部,港台和商台轮流当值8小时,为市民提供每小时4节的风暴消息,总部阁楼有临时广播小房间,天文台同事大概1小时手抄一次风暴消息给播音员,靠电话线传输回电台广播。直到传真机出现、消息几乎同步送出,电台主管不需单靠在天文台当值同事的资讯,那些年我冒着风雨赶往天文台直播风暴消息的时代也就此告终。但1小时播4次风暴消息的传统,至今仍没改变。

  后来在电台我也曾主管过紧急工作小组多年,主要就是应对特殊天气情况。由于台风影响下,受到交通和人身安全的限制,需要有特别人手安排,一般会把几个台的节目变成一个联播节目,集中跟进风暴情况。还记得每年风季前便要抽签编更,以备不时之需,一旦被抽中,在那段时间内,就要有心理准备,随时要放低手头工作,走到紧急工作组当更,一更通常是不间断直落8小时。然而,每次风更最困难的始终是交通运输,因为电台本来的车队已不足够使用,车长在台风下要返回岗位也更不容易。直到天文台实施提前两小时的通报机制后,情况才得以改善。

何重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