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中国品牌崛起的香港商机 | 安业兴邦
问一位西方人士举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消费品品牌,过去多数人可能难以回答,但今天的情况截然不同。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澳洲悉尼,马路上悄无声息滑行的电动车越来越多是中国制造;内地手摇饮集团蜜雪冰城(Mixue),已经超越麦当劳和星巴克,成为全球门市最多的餐饮连锁企业;中国外卖巨头美团,旗下国际品牌Keeta继去年进军中东市场后,月内将踏足巴西,为南美用户带来不一样的即时零售购物体验。三年前,美团的版图仍只在内地。
当然,谈到中国「出海」的爆火商品,就不得不提新晋爆款潮玩LABUBU。这只由内地文化创意公司Pop Mart推出的九齿微笑(或苦笑?)玩偶,近年在欧美等地掀起抢购潮,洛杉矶年轻人凌晨4点在寒风中排队等开门扫货,英国黄牛党为抢购大打出手,名气之盛堪比迪士尼,连流行巨星Rihanna和传奇球星碧咸都甘心「入坑」做粉丝。
还有中国突破性AI公司DeepSeek、跨境电商霸主Shein和Temu、TikTok、海尔、华为、小米、霸王茶姫和史上最成功电子游戏之一的《黑神话:悟空》等等⋯⋯在外国都已成为无人不晓的人气品牌,这不仅代表着中国企业的成功故事,更是中国由「世界工厂」转型到「全球智造」的时代标记。过往中国品牌被一些人视为品质一般、缺乏创意、只能跟在西方同业的后面,这些新兴品牌正在一步步颠覆这些旧有印象。
更重要的是,对香港而言,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崛起,不只是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么简单,而是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助力。
成内地品牌「出海试水」首选地
从最直接层面,香港可以成为这些中国品牌「走出去」的跳板。事实上,Pop Mart、霸王茶姫、Mixue,为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经相继选择在香港上市筹资。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自由贸易港,加上「超级连联人」的独特角色,势将成为内地品牌「出海试水」的首选地。这些企业来港集资、营运,不仅为本地金融及专业服务注入活水,更开启新商机。
更深一层,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路径日臻成熟,香港可凭借物流、法律、品牌管理等优势,融入其国际供应链,化身运营中心——从品牌顾问、创意设计、仓储物流,以至法律仲裁,皆大有可为。更有识者提出,若善用北部都会区的数码基建,香港甚至有潜力成为中国消费品牌「一带一路」数码前哨站,强化连接东西方市场的枢纽角色。
香港政府日前发布《香港营商环境报告》,当中强调「一国两制独特优势」,这并非单纯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指南。内地品牌的崛起,香港可以如何顺势而为,寻找双赢,值得我们关注和谋划。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