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纯恩 - 厨师 | 好好过日子

  Tony和他爸爸都是厨师,元朗围村人,Tony爸爸早年去了荷兰。在香港从来没有下过厨的人到了彼邦谋生,竟做了中国餐馆的厨师,在荷兰抛锅抢火做中国菜。后来Tony妈妈怀孕,夫妇俩怕生出来的孩子以后不知道中国文化,就又回了香港老家,生了Tony。

  Tony在大学里读的是IT管理,读完书后跟所学的专业说了声拜拜,跑去做厨师了。他学的是西厨,也做过印度菜的分子料理,但又对中国菜充满热诚。七个月前,尖沙咀金巴利道上开了一家只有八个座位的「PATH」,就是由他主理的精致餐馆。

  「PATH」是中菜西做的Omakase,食客吃甚么,由厨师发办,根据四季时鲜食材,将中国烹饪的原理用厨师自创的形式端到食客面前,每道菜的色香味焕然一新。Tony在菜肴中用的材料很丰富,有大陆的三黄鸡,也有日本的金目鲷、海胆,当然少不得香港海域的花蟹、象拔蚌和大澳的鱼干虾干、元朗的茄子,还有自制的酸菜,诸如此类。至于菜肴的口味,则是中外混搭又不突兀,比如头盘中有一道泡芙黄金虾康提芝士,将上海菜里的咸蛋黄虾混以康提芝士,盛于小小的泡芙中,做成一口小食,味觉香浓新鲜。菜单里有豉油鸡有酸菜鱼有萝卜糕有担担面,但外观都与传统不一样,入口则有熟悉的味道,那大概就是厨师追求的意境,好像在吃西餐,实际不离中菜本色。

  我问Tony他爸爸有没有来餐厅试过他的菜,他说有,但他爸还是更喜欢自己的手艺,毕竟两代厨师对厨艺的概念不一样。尽管如此,对儿子还是很上心的,Tony说现在每天下班回到围村,爸爸总是会做好了宵夜等他。

李纯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