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培 - 铁路同业 同臻完善 | 「培」伴前行

我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常有不少机会到处「飞」,除了处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事务,也有参与各地的国际业界交流峰会或论坛。近月我便参加了曼谷的亚太铁路大会、澳门的国际基建论坛,本周亦将启程北京参与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分享港铁的铁路营运及发展模式。

  我十分珍视这些与铁路同业、顶尖专家的交流,也鼓励同事多走出去了解各地铁路系统的发展与挑战。正如港铁团队上月便出席了公共交通国际联会在汉堡的高峰会,又在香港举办了国际地铁协会东部会议。这些分享、研讨,既能了解各地系统的情况和解决方案,亦可无私分享港铁在不同范畴的成果,与国际间的同业,同臻完善,对全球铁路发展作出贡献。

  累积下来的体会,我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铁路行家,不但关心港铁的营运和维护等技术,对我们的商业模式,尤其「铁路加社区」综合发展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不少同业坦言,日常票务收益不足以应付营运和维修,更遑论设施提升,他们都对港铁毋须公帑资助而能维持高水平服务赞叹不已,亦希望借鉴取经。

  铁路从建造、营运到维护都需要庞大资金。大家都知道兴建铁路有财务挑战,但铁路落成后长远营运和维修所带来的财务挑战亦不容忽视。若铁路系统因资金不足被逼减少维修开支,便会导致设施老化,影响服务质素,更甚会影响城市形象。这种情况在新冠疫情时期,在全球多个城市尤为明显。

  有赖前辈的智慧,香港早于1980年代便采用「铁路加社区」综合发展模式,建设社区同时支持铁路营运。简而言之,透过铁路发展带动土地价值上升,将社区发展所得的经济效益,重投到铁路,为建造、营运、维护,以至设施提升提供资金。港铁借此不但得以自给自足,更能肩负建设社会的责任,并有余力回馈社会,我亦常为此感到欣慰。

金泽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