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啖荔枝三百颗 | 无名指

  荔枝当造,亲戚送来一大盒,几斤重的手信从内地手提到香港,情意比礼物更重。荔枝保鲜期短,收到后赶紧转赠部分给朋友,剩余的不多,却足以食到喉咙发热,唇干舌燥。

  中医认为荔枝性热,食后容易上火;西医则说荔枝中果糖会影响食道黏膜,引致水分流失而出现喉咙痛症状。从医学角度看,荔枝真不是甚么好东西,西医更强调它会刺激身体分泌大量胰岛素,用以控制快速上升的血糖,过量进食会引致「荔枝病」,亦即低血糖症。就算没这方面的医学知识,也应知道食完荔枝因「热毒」引起的不适。偏偏食物越「毒」,越是惹人犯禁。

  嗜食荔枝的名人必数苏东坡,他被贬惠州时已近60岁,属现代医学谓「不宜多吃荔枝」之龄。《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他写道:「红纱中单白玉肤」,把荔枝形容为「尤物」,连杨贵妃都比了下去。后来在《惠州一绝》他又忍不住赞美之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了食到新鲜荔枝,余生索性留下来做「广东佬」好了。要知北宋时岭南生活条件甚差,大文豪愿意长居于此,广东父老怎能不爱他。据说乡亲们后来把他的话改成「一啖荔枝三把火」,也不知是误传,还是二次创作。

  苏轼在惠州可「日啖荔枝」,杨贵妃远在长安吃不到可苦了,但更苦的是为她不远千里送荔枝进京的驿使。「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最近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在两岸热播,据说荔枝销量因此激增,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不过,广东人爱吃荔枝,却是千真万确。

资深唱片人兼乐迷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