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演唱会为高考让路(二) | 北漂见闻
内地每年一度(6月7至9日举行)的高考已落幕。关于上周专栏提到的东莞市逼于舆论压力朝令夕改,将原定高考期间举行的张学友演唱会推迟,尽管笔者身边有好多为人父母的朋友亦认同这种做法,但今期仍想就高考是否「大哂」的问题作些深入探讨。
翻查资料可见,2025年东莞高考报名人数约4.44万人,其背后承载的更是4.44万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十几年寒窗苦读,一生人一次的努力,作为考生家长为仔女争取将外部干扰减至最低的心情可以理解,为此政府及社会亦已全力配合保障。
不过,以演唱会举办场所东莞篮球中心可容纳1.6万人计,与高考撞期的三场演唱会亦涉及4万多市民休闲娱乐的权利。主管部门东莞市文旅局早前已综合考虑距离、时间段、噪音滋扰等因素给予「绿灯」,市民基于合理预期进行的消费行为,笔者认为同样应得到尊重与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讨论的并不是高考重要定演唱会重要,而在于不同群体的权益在互不损害的前提下,将一方(考生)的利益凌驾于另一方(演唱会消费者),是否太欠缺包容?为何有人考试就不让其他人睇演唱会?这是否亦是「霸凌」(bullying)?
事实上,笔者综合公开讯息发现,高考的周末,内地其他城市并非无演唱会同期进行。据粗略统计,高考首日(6月7日)在重庆、上海、佛山等地,分别有台湾艺人杨丞琳、香港的王祖蓝和薛凯琪演唱会;次日(6月8日)亦有内地艺人张碧晨和王绎龙,以及台湾的王若琳和吴岱林在杭州、乌鲁木齐、北京开「骚」。其他城市能让高考与演唱会并存,为何东莞不行?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