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雄威 - 幼童局部麻醉隐忧: 自咬嘴唇 | 乳齿童时

  牙齿有问题会引发痛楚,治疗牙患通常也会引起疼痛。痛的来源主要是牙髓、牙肉和牙槽骨,而止痛就要注射局部麻醉药。

  麻醉药注射入牙齿附近的软组织后,会依附在神经纤维表面,阻挡钠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令神经脉冲讯号不能产生,治疗部位虽然受刺激,但病人感受不到痛楚。这是局部麻醉药的效能,但当药物慢慢被身体吸收,痛的感觉就会回来。

  局部麻醉的时效视乎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还有注射的位置,一般是两三小时。在这段期间,注射位置和附近的组织,包括口唇和舌头,会失去感觉,但病人会感到麻痺。

  对于好奇或不了解情况的小孩子来说,这种麻痺及痕痒的感觉很新奇有趣,他们会有意识地咬或抓受影响的部位,结果嘴唇或脸颊会损伤;麻醉效应过了伤口就会痛、肿胀及出现溃疡。

  年龄越小咬损嘴唇的机会越大。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索陌生的麻痺感;而过早开始进食亦会增加他们意外受创伤的机会。

  溃疡通常呈白色、肿胀且疼痛,而这个症状常被错误诊断为感染,导致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甚至进行不必要的手术。

  因此,做局部麻醉前要提醒及告诫小朋友不可咬嘴唇,亦要通知家长在麻醉后紧密监察孩子。另外,注射局部麻醉药后要等感觉回复后才进食,以免咀嚼时意外咬伤口唇。

潘雄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