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重恩 - 香港处处有非遗 | 重中之重

  天后诞前后,香港各界、社区及宗教团体都有各类型节庆,期间元朗天后诞的巡游活动、港岛东区谭公诞、长洲飘色、抢包山等都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关注点。

  香港特区政府近年配合国家政策,积极推动非遗的保护与推广工作,并鼓励社会共同参与。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举办「香港非遗月」。康文署响应国家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今年起,于每年6月举行「香港非遗月」,将于本月31日至7月1日期间举行,以「香港处处有非遗」为目标。

  国家推文化和自然遗产,勾画了非物质文化产业化的方向性,非遗项目除文化传承,如何达至产业化,确实值得探讨。非遗项目要成为产业,打造非遗品牌是必然的商品市场模式,否则只会停留在政府资助项目的发展形态。要品牌化就一定要有打进市场的决心和具创意的创新组合,接触过不少瞄准非遗产业的投资者,但要投资项目的构思实现,政府的配合十分重要,不过政府要参与商品拓展并不容易,透过一些基金是一种可行性,商界与社区资源配合也有一定帮助,今年各项相关节庆活动能办得多彩多姿,其中多少与各区的日夜缤纷节目结合推出有关。

  香港从来都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都会,中华文化出海,香港具文化转口的能力,相信只要加强创意和包装,找紧一些中西文化的共通点,一定大有可为,当然像非遗无人机的表演,也是很好的尝试。

何重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