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Li - 春日野菜图鉴 | 上海C语
古有「王宝钏挖野菜」,今有年轻人组团「打野」。在社交平台上,大家用「打野」表示挖野菜,在这个春天掀起一股「打野」热潮。随手在小红书上一翻,前几年的网红city walk路线不再流行,各大城市的挖野菜地图和指南比比皆是。
中国人爱「挖野菜」不是新鲜事,在遥远的《诗经》时代,野菜是春天送给人类的犒赏,奖励大家又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冬季。「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中的荠菜,自古以来就是入馔的美食,包成饺子云吞鲜美无比;「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初生的艾草毛茸茸的,可以炖汤煮粥,也可以和米粉造成清明前后的时令佳品「青团」。
挖野菜原本是上海的阿姨和爷叔们每年春天的固定娱乐项目。新鲜应季的芥菜、蒲公英和马兰头,转眼间就会被水灵灵地造成饭桌上的美食。而今以精致、时髦闻名的沪上年轻人,也最早发起、最全情投入武康路Citywalk的那一波,已经恋上了公园、植物园和郊外的野菜坡。他们开着路虎、吉普或保时捷,身着lululemon,脚踩Salomon,手持精致的园艺铲,在田间地头寻觅野菜的踪迹,挖累了便支起露营桌椅,再冲上一壶咖啡,混着野菜的清香,构成了别具风味的下午茶场景。此时再遥想下国风大雅的《诗经》的描述野菜诗句,原来时尚真的是个轮回。显然,继在露营、徒步、路亚等活动之后,年轻人又找到了新的「灵魂保养方式」。
此外,挖野菜这种户外运动还是一项可以快速摸清一个人的社交活动,所以也渐渐成为年轻人相亲约会的最新模式。在挖野菜时观察对方的耐心值、在烹饪时评估个人的生活力、在辨识植物时了解学历和成长背景,构成精准的性格CT扫描。泥土和生活细节里的真实,往往比咖啡厅的精致人设更有说服力和穿透力。
Christine 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