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斟酌饮食文化 | 无名指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看「流动的盛宴──中国饮食文化」展览,导赏老师说到「礼食同源」,我反射性想起《礼记》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是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但当饮食不只是为了活命,便形成了文化。
礼食同源的「礼」指祭祀,这两天读张竞《中华料理の文化史》中文版,提到祭祀时要为神明奉上全只牲畜,祭后分食,才知道中国人食内脏的习惯可能源于祭神。
祭祀影响饮食习惯,也影响文字。香港故宫展出文物以食器为主,先秦时期食器很多也是礼器,用法讲究。其中一种礼器叫「豆」,主要盛放腌菜和酱汁,展览说明牌上引用《说文解字》:「丰,豆之丰满者也。」说有学者认为「丰」就是豆上放满食物的样子。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争议,因为金文中「丰」字从「壴」不从「豆」,尽管也与祭祀相关,却是乐器而非食器。
导赏老师接着讲到倒酒器物中,曲柄的斗和直柄的勺,关系到「斟酌」二字。这两个字很有意思,先看《说文》,前者「从斗,甚声。」后者「从酉,勺声。」斗和酉都与饮酒有关。「斟」有倾注之意,粤语就保留了「斟酒」这个说法;「酌」是「盛酒行觞」,即斟酒劝饮,亦可简化为饮酒之意,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诸葛亮《出师表》里写「斟酌损益」,「斟酌」二字放在一起如何演变成考虑之意呢?较多人支持的说法是,斟是倒酒,酌是饮酒,即前者增多后者减少,按自己酒量掌握好饮酒的分寸,就是「斟酌」,可见古人对饮酒还是有所节制,并非电视剧里的古装人物一味豪饮。
资深唱片人兼乐迷
谭纪豪
最Hit
观塘夜市开锣!一连17日免费入场 设30美食摊位 台湾夜市摊贩参展 必试铁板鱿鱼/大肠包小肠(附地址/开放时间)
2025-11-11 15:28 HKT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繁忙时间港铁车厢必现「集体行为」!?车长开咪仍无效阻止 网民怒批:可唔可以俾返少少公德心
2025-11-11 09:00 HKT
健康PRO|成人奶粉变健康陷阱 专家教你点拣真健康奶粉
2025-11-11 16:42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