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诺 -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 | 品味好生活
到西九故宫博物馆看最新的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中法文化原来在17、18世纪的交流成就很多精品。
清朝康熙时期重视欧洲科学,中法外交亦由科学开始。展览有多件由法国传入紫禁城的科学珍品,如南怀仁款浑仪、盘式手摇计算器、黑漆彩绘钟等,其中一座可以播放音乐的洋式时钟竟然是在广州制造,除了金碧辉煌之外,钟身两侧以色彩鲜艳的几何纹饰珐瑯片装饰,可见当时的设计深受法国影响,亦受皇家喜爱。
富有中国色彩工艺品在当时的法国也很流行。在一套3件的蛋形瓶上,可以看到很多彩绘中国人物的日常生活,非常精细,在法国制造,彩绘师也是法国人,现存于凡尔赛宫。
展区「清宫里的法国画家」也很特别。法国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传教,有些会留在清宫廷服务。其中王致诚(Jean-Denis Attiret)逗留了30多年,并学习中国绘画,他善于画马,他的代表作也有展出,一头较西方写实的骏马英姿勃勃,但背景却是中国山水画风格。
近150件展品主要来自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类型多元,涵盖科学、艺术、工艺、文学等,可以一次过看到中法珍品,非常难得。
张诺

清代铜镀金转花变字水法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