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内地「考研热」降温的启示(二) | 北漂见闻

  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直以来在内地职场被认为更有竞争力,并能获得更好的薪酬及发展前景,故内地许多本科毕业生并不急于揾工,往往直接「考研」并读多3年书才踏上社会。然而近两年考研热情却突然降温,颇为耐人寻味。

  事实上,这种降温不仅出现在升学考试,以往十分热门的其他专业考试,报名人数亦有回落迹象。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以下简称「中注协」)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统一考试合共有107.48万人完成报名,较2023年减少近13%(16万人);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早前亦披露,2024年首8个月全球共有11.67万人参加3个等级的考试,按年减少2700多人,部分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考生增长下滑。

  CPA与CFA历来是财金行业最看重的专业资格,亦是非相关专业毕业生入行的「敲门砖」,因此这些证书与研究生一样,长期以来始终是内地大学毕业生,或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趋之若鹜的考试。如今,这些考试热一个个都接连降温,某种程度上反映年轻人对当下及未来态度。

  据内地官方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内地16至24岁非在校青年失业率约为17%;25至29岁年龄段失业率则是6.8%左右。该数字已是经过「修订」的结果,现实就业前景可能更加严峻。年轻人原本寒窗苦读,为的是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如今连职场的大门都不易进入,自然没有追求更高学历与更多专业资格动力。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